Keeta Network:雄心勃勃的Layer-1方案背後的機遇與挑戰

robot
摘要生成中

Keeta Network:新一代Layer-1解決方案的崛起與挑戰

近期加密市場上,Keeta Network作爲新晉的Layer-1解決方案引發了廣泛關注。這個雄心勃勃的項目聲稱要徹底改變全球支付網絡,並爲實物資產的高效流轉提供支持。Keeta的核心技術主張包括每秒處理1000萬筆交易(TPS)、400毫秒的交易確認時間和極低的交易費用。此外,它還宣稱集成了多代幣支持、可擴展權限系統、原子交換以及基於X.509證書的數字身份和合規框架。

然而,如此驚人的性能指標不禁讓人質疑其可行性。要知道,即便是支付寶在高峯期也只能達到每秒54.4萬筆交易,而Visa的全球網路平均每秒也僅能處理數千筆交易。Keeta聲稱的性能不僅遠超這些中心化支付巨頭,甚至大幅領先於現有的主流公鏈。

從技術角度來看,Keeta採用了dPoS共識機制與"虛擬有向無環圖"(virtual DAG)的混合架構。dPoS機制在效率方面有明顯優勢,但可能因區塊生產者數量有限而導致中心化問題。DAG結構理論上能夠實現高並發處理,但同時也面臨着計算開銷大、確認規則復雜等挑戰。Keeta稱其"虛擬DAG"是創新設計,但目前尚未公開詳細的實現細節。

Keeta的測試網已經上線,但目前觀察到的TPS基本維持在5000以下,遠低於其宣稱的目標。雖然顯示的交易筆數已超過8.9億筆,但缺乏關於這些數據來源和測試網節點數量的具體信息。

單月漲8倍,谷歌光環與千萬TPS豪言加持,新型L1 Keeta是潛力股還是炒概念?

盡管技術細節仍存疑問,Keeta卻已經吸引了市場的高度關注。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前谷歌CEO Eric Schmidt的投資與背書。2023年,Eric Schmidt和風險投資公司Steel Perlot領投了Keeta 17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此外,Keeta的CEO Ty Schenk曾是Steel Perlot的合夥人,這些關聯無疑爲項目增添了不少分量。

Keeta的治理代幣KTA於2025年3月在Base鏈上悄然上線,這種類似MEME幣的上幣方式引發了市場的廣泛討論。自5月6日起,KTA代幣價格開始大幅漲,最高漲幅超過8倍。然而,關於這輪漲勢的具體原因,社交媒體上並未有明確解釋。

單月漲8倍,谷歌光環與千萬TPS豪言加持,新型L1 Keeta是潛力股還是炒概念?

從團隊構成來看,Keeta匯集了一批行業精英。CEO Ty Schenk有創業經驗,CTO Roy Keene則曾在AWS和Nano基金會任職。但在社區生態和市場透明度方面,Keeta似乎還有待提高。盡管已建立官方社交媒體渠道,但社區活躍度和開發者參與度與其市場熱度相比略顯不足。

單月漲8倍,谷歌光環與千萬TPS豪言加持,新型L1 Keeta是潛力股還是炒概念?

關於代幣經濟學,Keeta官方資料顯示,50%的代幣分配給社區,其中80%在TGE階段解鎖,剩餘部分將在48個月內逐步解鎖。然而,由於缺乏明確的社區激勵方案和標準,這部分代幣的實際控制方目前仍不明確。

單月漲8倍,谷歌光環與千萬TPS豪言加持,新型L1 Keeta是潛力股還是炒概念?

綜上所述,Keeta Network展現出了成爲行業"潛力股"的某些特質,但同時也面臨着諸多挑戰。其在信息透明度、核心技術驗證、社區生態建設以及長期風險控制等方面仍有待改進。投資者和市場觀察者在關注Keeta帶來的機遇時,也需要清醒認識到其背後潛在的風險。Keeta能否成功將其宏大的技術目標轉化爲現實,仍需時間檢驗。

L1-0.4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OnChainDetectivevip
· 13小時前
嗯,典型的被过度炒作的l1,根本没有实际数据来支持这些tps的声明
查看原文回復0
NFT悔恨录vip
· 20小時前
没有那些空头支票哦
回復0
区块链Talkervip
· 07-20 22:11
其实,这又是一个带着华丽营销的L1月球计划,老实说... 先给我看看代码哈哈
查看原文回復0
资深毛衣爱好者vip
· 07-20 22:10
说了一堆等于没说
回復0
Hodl老司机vip
· 07-20 22:03
年纪大了 就整个稳定币吧...不然又是一地韭菜
回復0
0xOverleveragedvip
· 07-20 22:02
又来一个吹牛的L1
回復0
去中心化老干部vip
· 07-20 21:48
资本又来割韭菜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