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7 日白宮首次加密貨幣峰會結束後,比特幣由漲轉跌,一度跌破 8 萬美元整數關口,創下近 5 個月來的新低。
根據行政命令,戰略比特幣儲備的初始資本將來源於政府通過刑事和民事沒收程序沒收的比特幣,預計規模約為 20 萬枚,將減少約 180 億美元的拋售壓力。
峰會後利好消化又自然導致了市場下跌,但長期利好已然成型,這可能對長期投資者來說是最值得期待的。
上週五,美國白宮首次舉辦加密貨幣峰會,標誌著美國加密貨幣政策進入新階段。峰會前,總統特朗普通過行政令設立戰略比特幣儲備、簽署支持加密貨幣的行政命令,推動比特幣價格一度突破 9.1 萬美元。然而,峰會結束後,市場迅速轉冷,比特幣價格跌至 8.65 萬美元,市場評論從政策利好轉向預期透支與監管隱憂的激烈爭論。
進入 3 月份以來,市場便聚焦到了特朗普就任後的首次加密貨幣峰會。作為預熱,特朗普首先在 X 平臺連發三條推文,他寫道:“強調 BTC 和 ETH 等有價值的加密貨幣將成為核心儲備資產”、“結束對加密的戰爭,支持創新,美國優先!”、“3 月 7 日峰會將宣佈重大政策,敬請期待!”這些言論延續了其一貫的親加密立場,成功帶動了加密市場一波上漲,筆者此前已撰文 《加密貨幣戰略儲備推出,Trump季一日遊?》論述。
圖 1 來源:@realDonaldTrump
此前,2024 年 7 月比特幣納什維爾大會上,特朗普曾承諾若當選將推動加密友好政策;2024 年 11 月大選夜,比特幣突破 7.4 萬美元,隨後數月連破 8 萬、9 萬、10 萬關口,足見其影響力。
其實 ,市場押注 Trump Season 源於多重預期。首先,特朗普的加密貨幣戰略儲備概念被解讀為美國將效仿黃金儲備模式持有加密資產,可能通過財政部外匯穩定基金(ESF)購入比特幣,增強美元競爭力。其次,峰會臨近,投資者普遍認為峰會將出臺具體政策,如明確穩定幣監管、推動國會立法等,大家開始押注監管鬆綁與稅收優惠政策,認為這將為行業注入長期動能。
圖 2 來源:ABCNews
然而,3 月 7 日峰會結束後,市場畫風突變。比特幣在峰會當日,也就是自 3 月 7 日連跌 4 天,抹去此前一週全部漲幅,創下近 5 個月來的新低到 7.6 萬美元。與此同時,ETH 則順勢跌破 2 千美元,SOL 跌至 111 美元,ADA 跌至 0.65 美元,近期跌幅均在 20%以上,投資者情緒從狂熱轉為觀望。
圖 3 來源:Gate.io
不過加密分析師 PlanB 稱:“峰會確認了加密的國家戰略地位,短期波動無礙大局。”而《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 James Rickards 則更為了當地批評:“峰會說了很多,卻沒做多少,市場被忽悠了。”下跌原因既有獲利了結的短期行為,也有對峰會內容模糊的不滿,具體將在下文展開。
首次白宮加密貨幣峰會歷時 4 小時,參會者約 30 人,包括政府官員與行業代表。該會議由白宮人工智能與加密貨幣負責人戴維·薩克斯(David Sacks)主持,參會機構包括 Coinbase、Kraken、Fidelity、BlackRock 等,區塊鏈開發者代表則來自以太坊基金會及 Solana Labs。以下為峰會核心內容:
1. 加密貨幣戰略儲備計劃
特朗普在開場致辭中宣佈,美國將探索積累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資產,建立“美國數字資產庫”(U.S. Digital Asset Vault)。他表示:“就像我們持有黃金一樣,加密貨幣將成為國家儲備的一部分,首批試點將聚焦比特幣。”根據行政命令,戰略比特幣儲備的初始資本將來源於政府通過刑事和民事沒收程序沒收的比特幣,預計規模約為 20 萬枚,將減少約 180 億美元的拋售壓力。特朗普政府承諾不會出售這些比特幣,而是將其作為長期儲備資產維持。
圖 4 來源:@jconorgrogan
2. 推動穩定幣立法
除了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外,峰會還重點討論了穩定幣的立法問題。特朗普政府明確表示將推動國會盡快出臺穩定幣相關法規,為穩定幣在支付體系與金融產品中的應用創造條件。這一舉措有望為穩定幣市場帶來更加明確的監管框架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3. 改善稅收政策
稅收政策是峰會期間另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國稅局(IRS)計劃撤銷或修改以往針對數字資產的稅收指導,以降低市場中的稅務不確定性。這一舉措有望為加密貨幣投資者提供更加清晰、透明的稅收政策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4. 加強跨部門協調與合作
峰會還強調了跨部門協調與合作的重要性。為了推動加密貨幣行業的健康發展,特朗普政府將加強財政部、商務部、國稅局、貨幣監理署等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共同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監管政策。同時,政府還將積極與國際社會開展合作與交流,共同應對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的挑戰與機遇。
客觀來講,本次峰會內容確實是多為方向性指引,缺乏具體執行細節,大家先前看中的監管框架也僅停留在討論階段,這種模糊性直接影響了市場信心,正如 Chainalysis 所言:“峰會前的漲勢很大程度上是對特朗普推文的過度解讀,而峰會本身的政策信號較為模糊,市場需要更多時間來消化。”
白宮加密貨幣峰會的召開無疑是加密行業的一次里程碑事件,其釋放的政策信號也很快反映到加密市場上來。短期來看,此番峰會未能使市場延續此前的漲勢,加密貨幣價格轉而下跌,這與市場對利好的提前消化密切相關。在峰會前的推文熱潮中,投資者已將特朗普的支持言論充分計入價格,而峰會本身並未帶來超出預期的實質性突破,導致“利好出盡即利空”的局面。
然而,從長期視角看,峰會的政策信號無疑為行業發展奠定了積極基礎。筆者認為,峰會釋放的戰略儲備計劃和監管框架優化信號,體現了美國政府對加密貨幣的戰略重視。比特幣戰略儲備計劃將比特幣定位為國家資產類別,其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持倉規模,這一轉變不僅提升其市場地位,也可能推動全球其他國家效仿。例如,會後就傳出韓國金融專家和在野黨議員呼籲考慮建立比特幣儲備,Metaplanet CEO 也呼籲日本跟隨美國建立比特幣儲備。
圖 5 來源:decrypt.co
其次,監管框架的完善將加速機構採用。比如就在本次峰會後,德克薩斯州參議院在兩黨支持下推進了比特幣儲備法案,猶他州參議院則通過了比特幣法案。隨著新政的落地,預計未來兩年內,養老基金、對衝基金等也將陸續配置到加密市場。
圖 6 來源:bitcoinlaws.io
然而,政策落地的不確定性仍是關鍵挑戰。比如 WhaleWire 創始人 Jacob King 就悲觀地表示,比特幣的熊市已經到來。比特幣戰略儲備的失敗啟動清楚地表明,除了沒收的比特幣外,從未打算購買任何其他資產。與此同時,機構需求的說法已經崩潰,ETF 資金流出創紀錄就是證明。
圖 7 來源:@JacobKinge
綜上而言,本次白宮加密貨幣峰會釋放了支持行業發展、建立監管框架及推動技術融合的政策信號,開啟了加密資產融入主權財政體系的實驗。峰會前特朗普的推文引發市場熱潮,而峰會後利好消化又自然導致了市場下跌,但長期利好已然成型,這可能對長期投資者來說是最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