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投簡史與反女巫策略:論擼毛文化的傳統與未來

中級12/17/2023, 4:58:00 AM
本文剖析空投的歷史與髮展,從Uniswap的普遍空投到Arbitrum等平颱設置門檻進行針對性空投的演變。透過分析反女巫策略,指出在空投早期階段,空投賽道可視爲一種具有不錯賠率的「賭博」。然而隨著空投現象的內卷加劇,預期收益也逐漸降低。

導語:這是每個擼毛愛好者都應該讀一讀的空投/擼毛簡史,衕時也是一個頗爲有趣的擼毛科普文章。了解了一個領域的歷史,才能更好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空投活動的起源

“用近乎於0的成本穫得獎勵。”,“錢不是掙來的,是大風颳來的。”這便是近幾年空投玩家在社交媒體上留下的聲音。這種白嫖式的薅羊毛在Web2早年的燒錢補貼用戶—價格戰策略中,已然屢見不鮮。但相較之下,Web3直接髮錢的“補貼”模式要更吸引人眼球。在ENS、DYDX等空投造富神話出現後,整個Web3圈都陷入了擼空投的“淘金狂潮”。

Web3空投行爲最早可追溯至一位名叫Baldur Friggjar Odinsson的程序員,他在2014年髮行了AuroraCoin併且爲冰島的33萬名公民每人空投了31.8枚Token。

但大多數人公認的空投鼻祖是Uniswap。爲了應對Sushiswap的吸血鬼攻擊,Uniswap項目方曏每個地址都空投了至少400枚UNI,最低也超過1000美元。親眼目睹了Uniswap空投的引流效應後,1inch、Lon等各大項目方都爭相模仿,某種程度上催化了2020年的Defi之夏。在Web3、DAO等名詞逐漸火熱後,空投成爲了各大項目方在去中心化方麵約定俗成的傳統,甚至稱其爲區塊鏈圈的獨特文化也不爲過。

有趣的是,髮放空投的項目方可以分爲“VC項目”和“社區項目”兩類,本文重點分析的是VC項目。

空投的幾大作用

1.宣傳營銷

近兩年來,空投已經成爲絶大多數項目方的必備成分。一次好的空投活動可以瞬間擴大項目的影響力,而對於擼毛黨來説,空投就是對項目好感的來源;擼毛黨們自髮的在社交媒體“炫耀”成就,無形中造就了“鏈式反應”,進一步加劇了大衆對項目方的關註熱度。

很多項目方都希望憑借空投活動製造出圈效應,吸引一批新用戶併與早期使用者建立更強的粘性。而在DeFi、NFT等賽道中,空投分髮也是很多項目方搶占市場份額,對競爭對手髮起“吸血鬼攻擊”的路徑之一。

(OP鏈上每日交易筆數,在空投之後長期保持高位)

雖然空投能拉銷帶新,但也有一些證據錶明,它對用戶的忠誠度併沒有實際幫助。根據Dune用戶@jhackworth建立的Uniswap數據看闆,隻有6.2%空投地址仍持有UNI,而當初收到UNI空投且至今每周都保持活躍的地址,隻占Uniswap周活地址的不到2%,交易量占比隻有1%。

雖然上述比例的下降可能與無空投用戶的增長有關,但有空投的地址周活持續下降(如上圖),其實已經反映了UNI空投對用戶粘性的助力沒有預期的那麽強。

2.籌碼去中心化

許多項目方在完成早期開髮後,往往會將治理權和責任部分轉移,創建DAO組織以實現去中心化。而大多數POS公鏈往往有著比Defi類項目更強烈的籌碼去中心化需求,所以通常會通過空投或者公募的方式將部分Token轉移出去。

爲了降低Token份額在早期VC和項目方自身的集中度,大部分項目會將部分Token分髮給社區或早期用戶,而社區成員可以幫助籌碼再派髮,使其進一步分散至更多人手中。

擼毛黨與項目方之間的博弈

1.獵巫行動——貓和老鼠的游戲

女巫攻擊(Sybil Attack)最早由微軟研究學院JohnR.Douceur在2002年提出,源自1973年的科幻小説《Sybil》,該小説的女主Sybil Dorsett患有兼具16種人格的分離性身份認衕障礙。在互聯網世界中,女巫攻擊主要指的是,以穫得穫得權力和利益爲目的,通過創建許多虛假身份/賬號,假裝成多個不衕實體,但實際上背後的控製者都是一個人。

女巫攻擊現象自Web1時代就存在。而細分到Token空投領域,由於區塊鏈本身的“無準入許可”,天生缺乏KYC手段,鏈上地址具備強匿名性,成本極低,女巫攻擊者更容易以一個“肉身”創建大量地址來穫取多份空投獎勵。

空投項目方往往希望將獎勵送達用戶,彼此達成利益上的一緻。雖然短時間內擼毛活動可以爲項目方提供亮眼的用戶數據,但女巫地址收到獎勵就套現,“一波流”後不再活躍,明顯與各大項目方的願景相背離。

(沒有做反女巫審查的Aptos,鏈上交易數量在髮放空投時短暫觸及頂點,隨後很長時間都很低迷)

於是乎,專門針對攻擊者的“獵巫行動”勢在必行,而應對女巫攻擊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

·鏈上行爲審查:該方法主要是以鏈上數據分析爲主,通過地址間的資金關聯(資金分髮或歸集、轉賬關聯性)、鏈上行爲相似度(交互的智能合約、交易間隔、交易時間、活躍時間段等)對鏈上地址進行篩選,這也是最常見的審查方法。

根據項目方的寬容程度,一般容許關聯的地址上限爲10-20個。一些項目方還會將審查權下放至社區,把沒收的女巫空投份額獎勵給反女巫貢獻者,鼓勵社區成員積極舉報女巫地址,這方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Hop Protocol和Connext。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空投獵人們也在不斷的提高專業度,此類高級玩家往往做好了大幅度的防範。

(Connext社區根據貢獻者對鏈上女巫地址的舉報結果,給出的報告之一)

·聲譽評分:聲譽評分一般會考察用戶在不衕鏈的活動記録(如鏈上活躍度、交易量、消耗的Gas等)、在知名應用上構建的身份認證(ENS、Lens等)、是否有參與鏈上治理(Snapshot、Tally等)、NFT收藏足跡等,通過多維指標分析某個鏈上地址的信用度,以及它是否爲機器人所控製。

這一方法主要是通過聲譽分數來鑒別女巫地址,極大程度抬高女巫攻擊者的作惡成本(道理有點像Proof of Work了)。Gitcoin Passport、Phi、Nomis等便是聲譽評分類項目的代錶。但某些聲譽憑分類平颱方存在夾帶私貨的行爲,會授予使用自家産品的用戶更高的分數權重,甚至爲了籠絡大戶,還會設置較高的資金要求,或者需要用戶上傳Twitter、Google、Facebook等Web2賬戶信息來證明背後“人”的實體身份。

·生物信息驗證:個人生物特徵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每個人的虹膜、指紋、麵部特徵都有著獨一無二且難以僞造。對髮放空投的項目方來説,生物信息驗證可以確保分髮的獎勵大部分歸真實用戶所有,但這種驗證效率低下,且從Worldcoin的虹膜認證、Sei的麵部掃描引髮的爭議來看,項目方對用戶生物信息的採集還會引髮隱私泄露問題,在不衕國家地區還有法律風險。

此外,上傳所屬國家或地區的公民身份信息(駕照、護照、身份證)的KYC認證、靈魂綁定Token SBT、通過線下或線上的當麵驗證頒髮的Poap、Proof of human也是主流的反女巫手段。

事實上,採取合理的獵巫行動清理女巫用戶,可以保障獎勵分配機製的公平性。但過於嚴格的女巫審查可能誤傷到真實用戶,將女巫審查權限下放至社區也可能摧毀社區成員間的情感,加劇人們之間的矛盾。

但無論是哪種反女巫手段,要想徹底過濾非法用戶是不現實的,當潛在利益高於作惡成本時,女巫攻擊是在所難免的事情(POW和POS也無法製止女巫節點,隻能極大程度遏製此類行爲),這場貓鼠游戲也難以停歇。

2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項目方與用戶在錶麵有著一層博弈關繫,二者的對立除了體現在女巫與反女巫上,有時項目方還會暗示空投、髮起奧德賽任務等“管理空投預期”的活動,來PUA用戶參與交互,擼毛黨在不知道有無空投以及空投分配具體規則的情況下,冒著付出成本而血本無歸的風險參與交互,倒逼項目方曏用戶空投、給出白名單髮放等權益。

盡管項目方與羊毛黨之間存在種種博弈關繫,但錶麵下,二者是互相寄生、互惠互利的關繫。一方麵,擼毛行爲是項目鏈上活躍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可以在早期階段找出項目的各種Bug,促成産品體驗上的優化,相當於做了壓力測試(OP和ARB在空投髮放時均出現了性能問題),也給項目方帶來了業務上的收入,在一貫依賴於造富效應的Web3圈裡,許多項目隻能靠“養羊毛黨”來度過漫長的熊市。而絶大多數項目方也需要羊毛黨貢獻數據來提高估值或上線CEX。

另一方麵,羊毛黨也可以在未來收到Token空投,二者共建起“虛假的繁榮”。

空投政策的變化

1.空投髮起者的內卷史

項目方空投內卷史的故事可以從Uniswap開始説起。在流動性爲王的DeFi賽道中,以Sushi爲首的DeFi項目在2020年的DeFi Summer中,通過流動性挖礦激勵從Uniswap“吸血”搶占了不少的用戶份額和鎖倉資金(最多達到12億美元)。在這種前提下,Uniswap迫於壓力,史無前例般的爲用戶髮放大量UNI空投,啟動流動性挖礦計畫,吸引用戶回流搶回DEX龍頭位置,併維持老大的位置至今。

(2020年Sushi髮起吸血鬼攻擊,搶占了來自Uniswap的市場份額)

如今,空投已經成爲在衕賽道內與競爭對手搶占用戶,髮起“吸血鬼攻擊”的常規武器之一。項目方爲留住用戶也各出奇招,在競爭激烈的Layer2賽道,OP曾對用戶進行多輪空投,曏競爭對手施壓。但近兩年,空投相關的“吸血鬼攻擊”在NFT領域錶現得更爲明顯。在最大化釋放NFT流動性的Blur出現前,LooksRare、X2Y2等多個NFT交易平颱先後試圖通過空投捕穫用戶,但這些産品本身缺乏差異化優勢,在回報預期逐漸枯竭後,用戶自然不再買賬,平颱的交易量和活躍量大幅下降,OpenSea老大哥的地位依然難以撼動。

(Blur一步步蠶食著OpenSea建立的市場份額優勢)

這也爲日後的項目方做了很好的警示,即項目的實用性和剛性需求仍然是用戶留存的關鍵,優秀的産品就是護城河,空投隻是爲項目錦上添花的陪襯。

時至今日,更新至V4版本的Uniswap依然是DEX的標桿,而Blur緩解了熊市中NFT的流動性問題,Optimism作爲頭部Layer2之一爲以太坊用戶提供了良好的底層基礎設施,空投帶雖然來了短暫的熱度,但那些缺乏實用性和剛需的項目,最終被埋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

2.羊毛黨的內卷

從隻需留郵箱、加入項目社群的輕度體驗,到深度參與跟進項目方才有機會穫得獎勵,空投賽道僅在幾年內便髮生了很大變化。在好項目少用戶多(地址無限多)的背景下,項目方和用戶們的關繫不再是動態平衡,主動權從用戶交給了項目方。項目方通過操控用戶對空投的預期,自髮的或聯合任務平颱如Galxe、Layer3、Rabbithole等髮起“奧德賽”等活動PUA用戶,從“求用戶”到“用戶求空投”的轉變,羊毛黨也産生了屬於自己社區的“街頭智慧”。

3.方曏比努力更重要

許多羊毛黨緊跟著著名投資機構如A16Z、Paradigm、Coinbase等投資的項目,一方麵是相信這些機構的眼光獨到,在未來髮行的Token市值上限更高,另一方麵是知名大機構投資的項目有不錯的空投概率。

根據空投博主@ardizor數據總結,在知名投資機構中,Binance、Paradigm和Multicoin投資的項目空投概率最高,分別爲15.4%,11.6%和7.2%。

(部分著名VC的投資項目空投率 圖源:@ardizor

而在知名VC投資的項目中,羊毛黨也更偏好融資額度高的項目,大額融資項目意味著其擁有更好的現金流,和更良好的前景,空投出手也會更闊綽。當項目方有著知名VC和高融資的加持,空投的賠率也會隨之增高,羊毛黨們自然也用腳投票,押註如zkSync、Starknet、Aleo、Aztec和LayerZero等未髮行Token的大額融資明星項目,其中zkSync(約有400萬活躍地址)、Starknet(約200萬活躍地址)和LayerZero(約300萬活躍地址)是目前羊毛黨的密集區。

(Arbitrum空投髮放後,三個融資超一億美元的項目Layerzero和Starknet的地址數、日活都大幅增加,ZkSyncEra在3月份主網上線後以每日至少5000個新活躍地址的速度在增長)

4.越努力越幸運

不計入像Worldcoin等非固定份額的空投,在今年2月份進行空投的Arbitrum是當前快照時地址規模最大的,達到了驚人的近230萬個。在越來越多羊毛黨加入,空投份額固定的前提下,項目方需要將穫得獎勵的用戶群體做減法。但與其加大女巫審查力度,在社區穫得惡劣的口碑,不如提高穫得門檻,篩選優質用戶,將獎勵更精確髮放給用戶群體,這也是如今項目方空投的常見做法。

量化和風投機構W3.Hitchhiker的Tiga髮現了項目方空投的大緻分配規律:

起步獎勵:rank 0%—80%的用戶分配總量約50%的Token。

中間獎勵:rank 80%—90%的用戶分配總量約10%的Token。

最高獎勵:TOP 10%的用戶分配總量約40%的Token。

(空投也存在82法則圖源:Tiga,W3.Hitchhiker)

這種階梯式空投將用戶更好地進行分層,將大部分Token份額播撒給達到門檻的用戶,滿足羊毛黨的欲望,衕時也照顧到對項目做出大貢獻極的大戶群體,進而給予深度參與者最大化的獎勵,“各取所需”,都能在各自的群體社區贏得較好的聲譽。

當前階梯式空投比較典型的方式是“空投積分製”,積分製一般分爲顯性和隱形積分。

·顯性積分製:mintfun、Blur、Arkham等爲代錶,項目明牌空投但空投價值不確定(部分可通過估值進行計算推測),本質是以空投爲噱頭的交易挖礦或交互挖礦,也是一種項目方默許的“女巫攻擊”,用空投預期保持用戶忠誠。

·隱性積分製:Connext、Arbitrum等爲代錶,用戶在交互項目前不知道是否有空投,隱性積分製會加入相對冷門參與的交互環節積分或對滿足特定條件的交互行爲給乘數加成,併會對於用戶一些疑似機器人行爲減分。

隨著階梯式空投逐漸普及,最少份額的空投與最大份額的空投的差距有時會在10倍以上,用戶想要穫取最大份額的空投,除了選對方曏之餘還需要加倍努力。於是在空投社區誕生了爭取最大份額空投“精品號”的説法,這種地址一般在衕賽道衕類型項目空投條件的刻舟求劍以及在多鏈上各種隨機交互足跡模仿真實用戶,羊毛黨根據對項目的研究預判空投條件,併對預判花費剛好滿足“滿配”空投的交互時間和金錢僞裝爲深度參與的用戶。

但無論是提高穫取獎勵的門檻,還是使用更嚴格的女巫審查,最終都是對真實用戶原本潛在收益的損害。

(越努力越幸運:Arbitrum擴大輕度參與者與生態重大貢獻活躍者穫得獎勵的差距)

空投賽道已成紅海?

空投受到經濟比較一般的第三世界國家Web3用戶關註,在美元購買力、低成本高賠率的回報和多地址多收益的利益驅動下,大部分空投工作室在這些非髮達國家誕生。經歷多次重大空投的洗禮後,擼毛工作室不僅有更好的現金流擴大交互規模,而且還在逐漸走曏專業化,隨機交互腳本、分散且獨立的IP地址、更嚴格地規避錢包關聯等反反女巫審查手段比比皆是。


(根據Googletrends,空投關鍵詞搜索集中於中低收入的髮展中國家)

雖然有一些工作室因爲現金流和空投周期問題而倒閉,但大部分成熟工作室通過代擼、售賣工具等將風險轉嫁,維持著成千上萬交互的地址。天量的地址給項目方帶來不少壓力,一些項目方爲了應對過於過多羊毛黨直接設置進入門檻,如Lens Protocol,大部分項目則是選擇提高空投門檻反製,促成了空投賽道“活躍的女巫,僵屍的用戶”。

除此之外,在Arbitrum空投髮放後,單用戶多地址成爲日常的衕時,空投圈正在衍生出一套産業鏈,出現寫空投教程的KOL、爲女巫攻擊者提供身份驗證商、IP隔離和自動化腳本工具供應商、反女巫機構甚至還有針對擼毛用戶下手的黑客,無不反映了空投賽道走曏成熟的現狀。

(空投的邊際效益降低圖源@0xNingNing

總的來説,空投賽道在早期階段對於厭惡風險、期望高回報的用戶是一個不錯賠率的“賭博”,隨著空投的內卷加劇,預期收益降低是肯定的。如果用戶把犧牲資金流動性以及不確定回報周期的空投視爲投資,那麽在反擼、女巫和收益鋭減的風險下,最終收益有可能不如在熊市期間定投現貨。從以往小成本博取高收益到需要一定成本的“套利”,空投史也是加密貨幣一級市場變遷史的縮寫。

在加密貨幣的歷史上看,Coinlist等誕生百倍幣、GamefiXTOEarn的打金模式等都隨著大量羊毛黨加入而逐漸冷卻,但明眼人都知道高回報模式持續性不會太久,羊毛黨不過是加速了生命周期。

聲明:

(1)本文轉載自[極客 Web3],著作權歸屬原作者[DefiOasis],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空投簡史與反女巫策略:論擼毛文化的傳統與未來

中級12/17/2023, 4:58:00 AM
本文剖析空投的歷史與髮展,從Uniswap的普遍空投到Arbitrum等平颱設置門檻進行針對性空投的演變。透過分析反女巫策略,指出在空投早期階段,空投賽道可視爲一種具有不錯賠率的「賭博」。然而隨著空投現象的內卷加劇,預期收益也逐漸降低。

導語:這是每個擼毛愛好者都應該讀一讀的空投/擼毛簡史,衕時也是一個頗爲有趣的擼毛科普文章。了解了一個領域的歷史,才能更好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空投活動的起源

“用近乎於0的成本穫得獎勵。”,“錢不是掙來的,是大風颳來的。”這便是近幾年空投玩家在社交媒體上留下的聲音。這種白嫖式的薅羊毛在Web2早年的燒錢補貼用戶—價格戰策略中,已然屢見不鮮。但相較之下,Web3直接髮錢的“補貼”模式要更吸引人眼球。在ENS、DYDX等空投造富神話出現後,整個Web3圈都陷入了擼空投的“淘金狂潮”。

Web3空投行爲最早可追溯至一位名叫Baldur Friggjar Odinsson的程序員,他在2014年髮行了AuroraCoin併且爲冰島的33萬名公民每人空投了31.8枚Token。

但大多數人公認的空投鼻祖是Uniswap。爲了應對Sushiswap的吸血鬼攻擊,Uniswap項目方曏每個地址都空投了至少400枚UNI,最低也超過1000美元。親眼目睹了Uniswap空投的引流效應後,1inch、Lon等各大項目方都爭相模仿,某種程度上催化了2020年的Defi之夏。在Web3、DAO等名詞逐漸火熱後,空投成爲了各大項目方在去中心化方麵約定俗成的傳統,甚至稱其爲區塊鏈圈的獨特文化也不爲過。

有趣的是,髮放空投的項目方可以分爲“VC項目”和“社區項目”兩類,本文重點分析的是VC項目。

空投的幾大作用

1.宣傳營銷

近兩年來,空投已經成爲絶大多數項目方的必備成分。一次好的空投活動可以瞬間擴大項目的影響力,而對於擼毛黨來説,空投就是對項目好感的來源;擼毛黨們自髮的在社交媒體“炫耀”成就,無形中造就了“鏈式反應”,進一步加劇了大衆對項目方的關註熱度。

很多項目方都希望憑借空投活動製造出圈效應,吸引一批新用戶併與早期使用者建立更強的粘性。而在DeFi、NFT等賽道中,空投分髮也是很多項目方搶占市場份額,對競爭對手髮起“吸血鬼攻擊”的路徑之一。

(OP鏈上每日交易筆數,在空投之後長期保持高位)

雖然空投能拉銷帶新,但也有一些證據錶明,它對用戶的忠誠度併沒有實際幫助。根據Dune用戶@jhackworth建立的Uniswap數據看闆,隻有6.2%空投地址仍持有UNI,而當初收到UNI空投且至今每周都保持活躍的地址,隻占Uniswap周活地址的不到2%,交易量占比隻有1%。

雖然上述比例的下降可能與無空投用戶的增長有關,但有空投的地址周活持續下降(如上圖),其實已經反映了UNI空投對用戶粘性的助力沒有預期的那麽強。

2.籌碼去中心化

許多項目方在完成早期開髮後,往往會將治理權和責任部分轉移,創建DAO組織以實現去中心化。而大多數POS公鏈往往有著比Defi類項目更強烈的籌碼去中心化需求,所以通常會通過空投或者公募的方式將部分Token轉移出去。

爲了降低Token份額在早期VC和項目方自身的集中度,大部分項目會將部分Token分髮給社區或早期用戶,而社區成員可以幫助籌碼再派髮,使其進一步分散至更多人手中。

擼毛黨與項目方之間的博弈

1.獵巫行動——貓和老鼠的游戲

女巫攻擊(Sybil Attack)最早由微軟研究學院JohnR.Douceur在2002年提出,源自1973年的科幻小説《Sybil》,該小説的女主Sybil Dorsett患有兼具16種人格的分離性身份認衕障礙。在互聯網世界中,女巫攻擊主要指的是,以穫得穫得權力和利益爲目的,通過創建許多虛假身份/賬號,假裝成多個不衕實體,但實際上背後的控製者都是一個人。

女巫攻擊現象自Web1時代就存在。而細分到Token空投領域,由於區塊鏈本身的“無準入許可”,天生缺乏KYC手段,鏈上地址具備強匿名性,成本極低,女巫攻擊者更容易以一個“肉身”創建大量地址來穫取多份空投獎勵。

空投項目方往往希望將獎勵送達用戶,彼此達成利益上的一緻。雖然短時間內擼毛活動可以爲項目方提供亮眼的用戶數據,但女巫地址收到獎勵就套現,“一波流”後不再活躍,明顯與各大項目方的願景相背離。

(沒有做反女巫審查的Aptos,鏈上交易數量在髮放空投時短暫觸及頂點,隨後很長時間都很低迷)

於是乎,專門針對攻擊者的“獵巫行動”勢在必行,而應對女巫攻擊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

·鏈上行爲審查:該方法主要是以鏈上數據分析爲主,通過地址間的資金關聯(資金分髮或歸集、轉賬關聯性)、鏈上行爲相似度(交互的智能合約、交易間隔、交易時間、活躍時間段等)對鏈上地址進行篩選,這也是最常見的審查方法。

根據項目方的寬容程度,一般容許關聯的地址上限爲10-20個。一些項目方還會將審查權下放至社區,把沒收的女巫空投份額獎勵給反女巫貢獻者,鼓勵社區成員積極舉報女巫地址,這方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Hop Protocol和Connext。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空投獵人們也在不斷的提高專業度,此類高級玩家往往做好了大幅度的防範。

(Connext社區根據貢獻者對鏈上女巫地址的舉報結果,給出的報告之一)

·聲譽評分:聲譽評分一般會考察用戶在不衕鏈的活動記録(如鏈上活躍度、交易量、消耗的Gas等)、在知名應用上構建的身份認證(ENS、Lens等)、是否有參與鏈上治理(Snapshot、Tally等)、NFT收藏足跡等,通過多維指標分析某個鏈上地址的信用度,以及它是否爲機器人所控製。

這一方法主要是通過聲譽分數來鑒別女巫地址,極大程度抬高女巫攻擊者的作惡成本(道理有點像Proof of Work了)。Gitcoin Passport、Phi、Nomis等便是聲譽評分類項目的代錶。但某些聲譽憑分類平颱方存在夾帶私貨的行爲,會授予使用自家産品的用戶更高的分數權重,甚至爲了籠絡大戶,還會設置較高的資金要求,或者需要用戶上傳Twitter、Google、Facebook等Web2賬戶信息來證明背後“人”的實體身份。

·生物信息驗證:個人生物特徵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每個人的虹膜、指紋、麵部特徵都有著獨一無二且難以僞造。對髮放空投的項目方來説,生物信息驗證可以確保分髮的獎勵大部分歸真實用戶所有,但這種驗證效率低下,且從Worldcoin的虹膜認證、Sei的麵部掃描引髮的爭議來看,項目方對用戶生物信息的採集還會引髮隱私泄露問題,在不衕國家地區還有法律風險。

此外,上傳所屬國家或地區的公民身份信息(駕照、護照、身份證)的KYC認證、靈魂綁定Token SBT、通過線下或線上的當麵驗證頒髮的Poap、Proof of human也是主流的反女巫手段。

事實上,採取合理的獵巫行動清理女巫用戶,可以保障獎勵分配機製的公平性。但過於嚴格的女巫審查可能誤傷到真實用戶,將女巫審查權限下放至社區也可能摧毀社區成員間的情感,加劇人們之間的矛盾。

但無論是哪種反女巫手段,要想徹底過濾非法用戶是不現實的,當潛在利益高於作惡成本時,女巫攻擊是在所難免的事情(POW和POS也無法製止女巫節點,隻能極大程度遏製此類行爲),這場貓鼠游戲也難以停歇。

2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項目方與用戶在錶麵有著一層博弈關繫,二者的對立除了體現在女巫與反女巫上,有時項目方還會暗示空投、髮起奧德賽任務等“管理空投預期”的活動,來PUA用戶參與交互,擼毛黨在不知道有無空投以及空投分配具體規則的情況下,冒著付出成本而血本無歸的風險參與交互,倒逼項目方曏用戶空投、給出白名單髮放等權益。

盡管項目方與羊毛黨之間存在種種博弈關繫,但錶麵下,二者是互相寄生、互惠互利的關繫。一方麵,擼毛行爲是項目鏈上活躍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可以在早期階段找出項目的各種Bug,促成産品體驗上的優化,相當於做了壓力測試(OP和ARB在空投髮放時均出現了性能問題),也給項目方帶來了業務上的收入,在一貫依賴於造富效應的Web3圈裡,許多項目隻能靠“養羊毛黨”來度過漫長的熊市。而絶大多數項目方也需要羊毛黨貢獻數據來提高估值或上線CEX。

另一方麵,羊毛黨也可以在未來收到Token空投,二者共建起“虛假的繁榮”。

空投政策的變化

1.空投髮起者的內卷史

項目方空投內卷史的故事可以從Uniswap開始説起。在流動性爲王的DeFi賽道中,以Sushi爲首的DeFi項目在2020年的DeFi Summer中,通過流動性挖礦激勵從Uniswap“吸血”搶占了不少的用戶份額和鎖倉資金(最多達到12億美元)。在這種前提下,Uniswap迫於壓力,史無前例般的爲用戶髮放大量UNI空投,啟動流動性挖礦計畫,吸引用戶回流搶回DEX龍頭位置,併維持老大的位置至今。

(2020年Sushi髮起吸血鬼攻擊,搶占了來自Uniswap的市場份額)

如今,空投已經成爲在衕賽道內與競爭對手搶占用戶,髮起“吸血鬼攻擊”的常規武器之一。項目方爲留住用戶也各出奇招,在競爭激烈的Layer2賽道,OP曾對用戶進行多輪空投,曏競爭對手施壓。但近兩年,空投相關的“吸血鬼攻擊”在NFT領域錶現得更爲明顯。在最大化釋放NFT流動性的Blur出現前,LooksRare、X2Y2等多個NFT交易平颱先後試圖通過空投捕穫用戶,但這些産品本身缺乏差異化優勢,在回報預期逐漸枯竭後,用戶自然不再買賬,平颱的交易量和活躍量大幅下降,OpenSea老大哥的地位依然難以撼動。

(Blur一步步蠶食著OpenSea建立的市場份額優勢)

這也爲日後的項目方做了很好的警示,即項目的實用性和剛性需求仍然是用戶留存的關鍵,優秀的産品就是護城河,空投隻是爲項目錦上添花的陪襯。

時至今日,更新至V4版本的Uniswap依然是DEX的標桿,而Blur緩解了熊市中NFT的流動性問題,Optimism作爲頭部Layer2之一爲以太坊用戶提供了良好的底層基礎設施,空投帶雖然來了短暫的熱度,但那些缺乏實用性和剛需的項目,最終被埋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

2.羊毛黨的內卷

從隻需留郵箱、加入項目社群的輕度體驗,到深度參與跟進項目方才有機會穫得獎勵,空投賽道僅在幾年內便髮生了很大變化。在好項目少用戶多(地址無限多)的背景下,項目方和用戶們的關繫不再是動態平衡,主動權從用戶交給了項目方。項目方通過操控用戶對空投的預期,自髮的或聯合任務平颱如Galxe、Layer3、Rabbithole等髮起“奧德賽”等活動PUA用戶,從“求用戶”到“用戶求空投”的轉變,羊毛黨也産生了屬於自己社區的“街頭智慧”。

3.方曏比努力更重要

許多羊毛黨緊跟著著名投資機構如A16Z、Paradigm、Coinbase等投資的項目,一方麵是相信這些機構的眼光獨到,在未來髮行的Token市值上限更高,另一方麵是知名大機構投資的項目有不錯的空投概率。

根據空投博主@ardizor數據總結,在知名投資機構中,Binance、Paradigm和Multicoin投資的項目空投概率最高,分別爲15.4%,11.6%和7.2%。

(部分著名VC的投資項目空投率 圖源:@ardizor

而在知名VC投資的項目中,羊毛黨也更偏好融資額度高的項目,大額融資項目意味著其擁有更好的現金流,和更良好的前景,空投出手也會更闊綽。當項目方有著知名VC和高融資的加持,空投的賠率也會隨之增高,羊毛黨們自然也用腳投票,押註如zkSync、Starknet、Aleo、Aztec和LayerZero等未髮行Token的大額融資明星項目,其中zkSync(約有400萬活躍地址)、Starknet(約200萬活躍地址)和LayerZero(約300萬活躍地址)是目前羊毛黨的密集區。

(Arbitrum空投髮放後,三個融資超一億美元的項目Layerzero和Starknet的地址數、日活都大幅增加,ZkSyncEra在3月份主網上線後以每日至少5000個新活躍地址的速度在增長)

4.越努力越幸運

不計入像Worldcoin等非固定份額的空投,在今年2月份進行空投的Arbitrum是當前快照時地址規模最大的,達到了驚人的近230萬個。在越來越多羊毛黨加入,空投份額固定的前提下,項目方需要將穫得獎勵的用戶群體做減法。但與其加大女巫審查力度,在社區穫得惡劣的口碑,不如提高穫得門檻,篩選優質用戶,將獎勵更精確髮放給用戶群體,這也是如今項目方空投的常見做法。

量化和風投機構W3.Hitchhiker的Tiga髮現了項目方空投的大緻分配規律:

起步獎勵:rank 0%—80%的用戶分配總量約50%的Token。

中間獎勵:rank 80%—90%的用戶分配總量約10%的Token。

最高獎勵:TOP 10%的用戶分配總量約40%的Token。

(空投也存在82法則圖源:Tiga,W3.Hitchhiker)

這種階梯式空投將用戶更好地進行分層,將大部分Token份額播撒給達到門檻的用戶,滿足羊毛黨的欲望,衕時也照顧到對項目做出大貢獻極的大戶群體,進而給予深度參與者最大化的獎勵,“各取所需”,都能在各自的群體社區贏得較好的聲譽。

當前階梯式空投比較典型的方式是“空投積分製”,積分製一般分爲顯性和隱形積分。

·顯性積分製:mintfun、Blur、Arkham等爲代錶,項目明牌空投但空投價值不確定(部分可通過估值進行計算推測),本質是以空投爲噱頭的交易挖礦或交互挖礦,也是一種項目方默許的“女巫攻擊”,用空投預期保持用戶忠誠。

·隱性積分製:Connext、Arbitrum等爲代錶,用戶在交互項目前不知道是否有空投,隱性積分製會加入相對冷門參與的交互環節積分或對滿足特定條件的交互行爲給乘數加成,併會對於用戶一些疑似機器人行爲減分。

隨著階梯式空投逐漸普及,最少份額的空投與最大份額的空投的差距有時會在10倍以上,用戶想要穫取最大份額的空投,除了選對方曏之餘還需要加倍努力。於是在空投社區誕生了爭取最大份額空投“精品號”的説法,這種地址一般在衕賽道衕類型項目空投條件的刻舟求劍以及在多鏈上各種隨機交互足跡模仿真實用戶,羊毛黨根據對項目的研究預判空投條件,併對預判花費剛好滿足“滿配”空投的交互時間和金錢僞裝爲深度參與的用戶。

但無論是提高穫取獎勵的門檻,還是使用更嚴格的女巫審查,最終都是對真實用戶原本潛在收益的損害。

(越努力越幸運:Arbitrum擴大輕度參與者與生態重大貢獻活躍者穫得獎勵的差距)

空投賽道已成紅海?

空投受到經濟比較一般的第三世界國家Web3用戶關註,在美元購買力、低成本高賠率的回報和多地址多收益的利益驅動下,大部分空投工作室在這些非髮達國家誕生。經歷多次重大空投的洗禮後,擼毛工作室不僅有更好的現金流擴大交互規模,而且還在逐漸走曏專業化,隨機交互腳本、分散且獨立的IP地址、更嚴格地規避錢包關聯等反反女巫審查手段比比皆是。


(根據Googletrends,空投關鍵詞搜索集中於中低收入的髮展中國家)

雖然有一些工作室因爲現金流和空投周期問題而倒閉,但大部分成熟工作室通過代擼、售賣工具等將風險轉嫁,維持著成千上萬交互的地址。天量的地址給項目方帶來不少壓力,一些項目方爲了應對過於過多羊毛黨直接設置進入門檻,如Lens Protocol,大部分項目則是選擇提高空投門檻反製,促成了空投賽道“活躍的女巫,僵屍的用戶”。

除此之外,在Arbitrum空投髮放後,單用戶多地址成爲日常的衕時,空投圈正在衍生出一套産業鏈,出現寫空投教程的KOL、爲女巫攻擊者提供身份驗證商、IP隔離和自動化腳本工具供應商、反女巫機構甚至還有針對擼毛用戶下手的黑客,無不反映了空投賽道走曏成熟的現狀。

(空投的邊際效益降低圖源@0xNingNing

總的來説,空投賽道在早期階段對於厭惡風險、期望高回報的用戶是一個不錯賠率的“賭博”,隨著空投的內卷加劇,預期收益降低是肯定的。如果用戶把犧牲資金流動性以及不確定回報周期的空投視爲投資,那麽在反擼、女巫和收益鋭減的風險下,最終收益有可能不如在熊市期間定投現貨。從以往小成本博取高收益到需要一定成本的“套利”,空投史也是加密貨幣一級市場變遷史的縮寫。

在加密貨幣的歷史上看,Coinlist等誕生百倍幣、GamefiXTOEarn的打金模式等都隨著大量羊毛黨加入而逐漸冷卻,但明眼人都知道高回報模式持續性不會太久,羊毛黨不過是加速了生命周期。

聲明:

(1)本文轉載自[極客 Web3],著作權歸屬原作者[DefiOasis],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Thailand,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