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宏觀大佬展開激辯,穩定幣到底能否增加貨幣乘數?爲什麼要較真這個?這對幣市有什麼影響?
💠正方觀點:能
武兄認爲,用戶支付100美元給Circle,鑄造100USDC、用於買幣了,Circle收到100美元後用來購買美債作爲抵押,美國政府收到100美元,這樣100美元在購買BTC和美國政府使用,共持行了兩次貨幣職能。
原文:
💠反方觀點:不能
逃課君舉了2個例子
例子1:用戶用100美元存入銀行,然後用餘額去消費,但是銀行不能把100美元用於信用貸款、只能購買美債,這種情況下不算增加貨幣乘數。
例子2:老板給員工發工資100美元,老板的錢在銀行A,員工的錢在銀行B。銀行A這100美元假如原來是買美債的,現在銀行必須賣掉這100美元的美債,然後把這100美元轉到銀行B的員工帳戶中,但是美元實際在銀行B,銀行B再去購買100美元的美債,因此美債沒有增加。
原文:
💠從商業銀行信用創造、貨幣派生與貨幣乘數說起
蜂兄用80歲爺爺奶奶也能理解的話,再解釋一下,便於一些非經濟類專業的小夥伴理解。
儲戶張三,把錢存行商業銀行裏。比如存了1萬元,在有人貸款的時候,商業銀行可以把這些錢貸款出去,當然不能全貸出去,外一人家來取錢你沒錢怎麼辦,所以要留一部分。留這一部分就是準備金,準備金要交給央行,防止銀行銀行挪用。比如商業銀行給央行交了500塊錢(5%),然後自己再留500(5%)作爲流動性儲備(以應對大量儲戶來取錢) ,把9000塊錢貸款給李四。
然後呢,李四,也不能扛着9000塊錢出去花吧,可能他拿900元(10%)現金,剩下8100就又存到商業銀行了,你別管是哪一家銀行,這個銀行也是把5%準備金存到央行,自己留5%,還剩下7290,又貸款給王五。
王五也是,留了10%,把剩下的6561又存到銀行,銀行又留10%,把剩下的5904.9又貸款給了趙六。
你看,一共就1萬元,結果張三有1萬元可以花,李四有9000,王五有7290,趙六有5904.9。這就是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啥叫信用?就是銀行相信李四、王五、趙六,所以把錢借給他們了,於是創造出了更多的美元參與社會消費。
9000+7290+5904.9,這就是派生出來的貨幣。
基礎貨幣是10000。
假如,這個國家就這四個人,那麼這個貨幣乘數就等於(10000+9000+7290+5904.9)/10000
這個就是課本裏教的內容。當然,課本裏還有公式比較復雜,咱們又不考試,咱們理解的是信用創造、貨幣派生和貨幣乘數的邏輯。
貨幣乘數反映基礎貨幣通過信用得到放大的程度。商業越繁榮,消費者越敢花錢,包括刷更多的信用卡或各種消費、置業類的貸款,企業也越願意生產更多的商品、越敢貸款去擴大生產,貸款多了,上面例子中,趙六存錢銀行再借給王二麻子……就會派生出更多的貨幣,貨幣乘數就越大。
所以,貨幣乘數和經濟是有正向關係的。
💠爲什麼說美元穩定幣增加了貨幣乘數?
先來說一下結論,注意,不是觀點,就是結論。美元穩定幣是可以增加貨幣乘數。
🔹第一重信用關係:發生在用戶與金融中介之間
蜂兄來聊一聊逃課君的例子1,用戶把100美元存到銀行。商業銀行用這100美元買美債了,美國政府獲得這100美元,美國政府還會把這100美元花出去。比如他用這100美元給員工發工資,或者向企業購買A紙,那麼員工或企業收到這100美元,再存到商業銀行裏,你看這是不是再次參與了商業信用創造?!
但是,用戶如果直接買美債,沒有這個效果。用戶買了美債,美債放在那裏就不能用它來消費了。
所以,這個差距在哪?差距就在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收了用戶存進來的錢,然後去買美債了。這裏其實是一筆信用啊!商業銀行收到的存款,會記到負債裏啊,負債啊,這不就是信用嗎?
🔹第二重信用關係:發生在金融中介與借款者(負債方)之間
在課本中,銀行收到用戶存款,再借給借款人,創造了信用。
在逃課君的例子1裏,銀行收到存款,用於買美債。別忘了,這本身上是把錢借國美國政府。雖然美債被認爲是無風險資產,但是美債本身就具有信用屬性。
在美元穩定幣的模式中,Circle收到用戶資金,用於買美債,相當於把錢借給了美國政府。
所以,在銀行與借款者,circle與美國政府之間,形成了第二重信用關係。
🔹信用創造、貨幣派生發生在兩重信用關係之下
看到這裏應該很清新了,如果直接購買美債,這只有一重信用關係。沒用信用創造。
如果金融機構獲得了存款,沒有進行再投資或把錢貸出去,這也是只有一重信用關係,沒有信用創造。
信用創造是發生在兩重信用關係之下的!
所以,美元穩定幣業務的第一重信用是穩定幣發行機構與用戶,第二重信用關係是穩定幣發行機構與美國政府。
🔹穩定幣與商業銀行在增加貨幣乘數的區別
第一,商業銀行增加貨幣乘數依賴的是商業信用;美元穩定幣增加貨幣乘數依賴的是美國政府的信用。
第二,正是因爲第一條,商業銀行要留出準備金和流動性儲備,而美元穩定幣不需要超額儲備,1:1發行。
第三,但是商業銀行信用創造是遞減式循環,貸款機構還會把部分資金存入商業銀行體系,再次參與信用創造。但是美債派生的貨幣大概率不會再用於鑄造美元穩定幣。
🔹穩定幣擴大貨幣乘數的動態視角
可能有小夥伴會認爲,穩定幣發行機構不一定要從美國政府那裏購買美債,可能是從市場上購買美債。
再來看逃課君的例子1,老板給員工發工資100美元,老板的錢在銀行A,員工的錢在銀行B,銀行用這筆錢投資美債,美債從銀行A轉移到銀行B,美債沒有增加。
但這個例子,似乎並不適合討論穩定幣,因爲這個例子中,從”銀行A→老板→美債”,轉移到”銀行B→員工→美債”,無論是美元還是美債,都沒有需求的增加。
但是,在”美元→穩定幣→美債”這個關係裏,隨着加密市場和Web3生態的發展,對穩定幣的需求是增加的,所以導致對美債的需求增加。
所以無論穩定幣發行機構是從市場上購買美債還是從美國政府那裏直接購買美債,大概率在長期,穩定幣需求是增長的,同時促進美債的需求。
美債需求漲,按照供需關係,美國政府大概率會發行更多的美債,信用關係增加了,派生出更多的美元。
穩定幣需求增加→美債需求增加→美債供給(發行量)增加→派生出更多美元
💠爲什麼較這個真?
🔹促進M2增長
之前蜂兄提出過,牛市往往發生在M2年增率減速漲階段。M2年增率是首先進入加速漲,然後漸漸過度到減速漲,這時候經濟、投機市場進入上升的高峯期。
美元穩定幣起到了擴大貨幣乘數的作用,通過美債派出生更多的美元,有利於M2的擴大,會有更多的派生美元通過美國政府支出(政府員工薪酬或政府購買的形式)流向實體經濟,起到促進經濟的作用,對於投機市場也會一定的利好邏輯。
當然,這是拋開劑量談毒性,穩定幣的需求增長量帶來的貨幣乘數效應可能並不明顯,畢竟前面比較分析過,美元穩定幣通過美債信用派生美元,這個過程是非循環的。
但是:
🔹爲美債增發提供買盤
美債即將達到上限,美國政府爲了維持收支平衡,需要設定新的美債上限,增發美債。美元穩定幣的成長,可以增加對美債的需求,有利於美債供求關係趨於平衡。
當然,穩定幣需求的增長可能並不是爆發式的。但是持續性的穩定增長,剛好可以對映美債的逐漸增發。
🔹美國政府傾向於支持甚至鼓勵加密市場
基於以上兩個邏輯,美國政府更傾向於支持甚至鼓勵加密市場和Web3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