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合規大潮目前已經是大趨勢了,主流交易所後面都會開始審核資金來源



疊加穩定幣法案通過,也標志着加密貨幣正在從蠻荒探索期走向價值落地期,一場與主流金融交織融合的大潮勢不可擋

今天就仔細拆解一下HashKey集團各業務組成,從五大核心維度解讀其行業優勢:

🛡️一、合規壁壘:持牌經營構建“制度護城河”

● 全牌照覆蓋與穿透式監管

- HashKey Exchange持有香港證監會頒發的第1類(證券交易)、第7類(自動化交易服務)牌照及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是香港首批支持零售用戶交易的合規平台。每月接受證監會穿透式審計,確保資產隔離、KYC/AML全流程合規,成爲全球極少數滿足傳統金融級監管要求的交易所。

💱二、穩定幣樞紐:從法幣門戶到跨境金融基礎設施

●穩定幣新規下的先發優勢

- 香港《穩定幣條例》實施後,HashKey作爲“雙向連接器”,獨家打通“零售穩定幣-法幣”合規兌換通道。通過“資金來源-用途”雙重核驗機制,爲內地跨境貿易提供“海外收USDT→香港兌換港幣→境內結匯”的閉環,手續費僅0.03%,效率提升70%。

●穩定幣生態戰略卡位

- 投資布局:集團投資穩定幣發行商“圓幣科技”,並與京東穩定幣合作,即將上線多幣種穩定幣無損兌換服務;

- 政策適配:針對新規“雙軌制”(零售穩定幣100%儲備金+非批準幣僅限專業投資者),HashKey成爲唯一支持散戶交易合規穩定幣的持牌平台。

● 賦能人民幣國際化

- 肖風提出人民幣穩定幣“三階段路徑”:

香港離岸發行→海南自貿區試點→在岸推廣,並設計“CBDC-穩定幣雙層架構”,通過智能合約約束資本流動(如限定使用區域與回流期限),爲人民幣國際化提供合規技術範本。

🚀 三、機構級服務:破解大宗交易與資產安全痛點

●場外大宗交易(OPT)爆發式增長

- 2025年Q1 OPT業務量同比增長超400%,單日交易量突破1億美元,聚合20餘家全球流動性供應商,將大額交易滑點從1.5%-3%降至趨近於零;

- 通過“閃兌+大宗專板”組合,實現98%資產冷存儲+50%冷錢包保險覆蓋(怡安保險承保5億美元),構建“鏈上溯源+銀行級托管”安全體系。

● 銀行直連的法幣通道

與渣打銀行、ZA Bank等合作,支持港幣/美元一站式出入金,避免傳統P2P渠道的凍結風險,機構資金流轉效率提升3倍。

🌏 四、全球化合規網路:離岸+在岸雙引擎驅動

HashKey採用“香港總部+離岸國際站”模式:

- 香港站:深耕本地合規市場,打通富途證券、老虎證券等傳統金融平台,實現股幣資金無縫流轉;

- HashKey Global:持百慕達牌照,支持歐元入金/亞洲出金,正在申請中東VARA、歐洲MiCA牌照,目標建立“單一平台全球流動性池”。

未來3年合規交易所市場份額有望超50%,HashKey定位“東方Coinbase”,以牌照矩陣覆蓋90%主流金融市場。

⚙️ 五、創新賦能:RWA與生態代幣$HSK的價值捕獲

1. 實物資產代幣化(RWA)

基於自研以太坊L2 HashKey Chain 推出鏈上RWA產品,連接傳統資產與區塊鏈,吸引非加密圈機構投資者。

2. 平台幣 $HSK 的合規紅利

- 作爲首個持牌交易所生態代幣, $HSK 具備手續費抵扣、跨生態流通、Gas費等場景,綁定集團盈利(最高20%回購銷毀);

- 依托55億港元資管規模及5300億交易量, $HSK 成爲“合規龍頭幣”的價值載體。

💎 總結:合規即競爭力,定義行業新範式

當多數平台仍在應對監管衝擊時,HashKey憑藉先發優勢,將合規成本轉化爲信任資產:

✅ 對機構:提供“類傳統金融”的安全錨點,破解黑U、托管、法幣通道痛點;

✅ 對散戶:通過穩定幣普惠金融(如非洲無帳戶支付)降低參與門檻;

✅ 對行業:推動“監管-創新”平衡的香港模式成爲全球範本。

隨着穩定幣和RWA加速傳統資本入局,HashKey的合規基礎設施與跨境樞紐角色,將主導亞洲加密市場從“灰色地帶”向“價值通道”的躍遷

PS:本人還是HashKey全網首批週邊用戶
VARA-2.95%
RWA7.08%
HSK1.9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