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A:打通傳統金融與DeFi的融合之路

RWA行業報告: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的融合

前言

加密貨幣總市值已突破兆美元,比特幣和以太坊佔據超過50%的市場份額。然而,主流大類資產與大宗商品的市值仍遠超加密貨幣。在此背景下,"RWA"(Real World Asset,現實世界資產)概念於2023年在加密領域興起。RWA指將真實世界資產代幣化並引入區塊鏈,使資產存儲和轉移無需中央中介,可在區塊鏈上實現交易流通。

RWA對擴大加密貨幣市值天花板具有極大想象力,但其定義、優勢及發展趨勢仍需探討。有觀點認爲RWA不過是市場炒作,也有人對其前景充滿信心。本文將深入分析RWA的現狀和未來。

核心觀點如下:

  1. RWA未來發展方向應是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雙向融合,即在多個轄區和監管體系下,基於許可鏈構建使用DLT技術的新型金融體系。

  2. 應理性看待RWA化:並非所有資產都適合RWA化,現實世界不受歡迎的資產轉爲RWA後也難獲市場認可。

  3. 全球多國正積極推進區塊鏈相關法律與監管框架。同時,跨鏈協議、預言機等區塊鏈基礎設施正快速完善。

  4. 不同資產的RWA項目原理和挑戰相似,但具體運行機制各有側重。如債券代幣通常不需要股票代幣那樣高的流動性。

2025RWA行業報告(上):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之間的雙向奔赴

一、資產代幣化背景

資產代幣化是將特定資產所有權記錄到可在區塊鏈上持有、交易的數字代幣的過程。理論上任何資產都可數字化,無論有形資產如房地產,還是無形資產如股票。資產數字化使其更易分割,實現部分所有權,讓更多人參與投資,提高資產流動性。資產代幣化還可使傳統資產在點對點平台直接交易,無需中介,爲市場帶來更高安全性和透明度。

資產代幣化基本原理:

  1. 獲取現實世界資產
  2. 資產在鏈上代幣化
  3. 向鏈上用戶分發RWA

RWA市場規模已達約6000億美元,預計2024-2032年將以40.5%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截至2024年11月,RWA代幣資產總鎖定價值(TVL)已達65.12億美元。

目前對RWA代幣化存在兩種不同視角:

1. Crypto視角下的RWA

傳統DeFi領域一直努力實現收益生成,但其底層收益機制僅在價格漲時有效。加密寒冬導致鏈上活動萎縮,收益率下降。DeFi協議TVL從高峯時的1800億美元降至500億美元。收益率暴跌促使DeFi協議將RWA代幣作爲更穩定的收入來源。

Crypto視角下的RWA可概括爲對現實世界金融資產收益率的單方面需求。其中最熱門的是MakerDAO計劃將10億美元儲備投資於代幣化美國國債。

2025RWA行業報告(上):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之間的雙向奔赴

2. TradFi視角下的RWA

從傳統金融(TradFi)視角看,RWA是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雙向融合。RWA不僅爲加密貨幣市場引入價值,也將加密貨幣優勢賦能給現實資產。

TradFi領域的RWA更關注如何結合DeFi技術實現資產代幣化,以賦能傳統金融體系:

  • 提高交易效率:將傳統IPO多個環節轉移到區塊鏈,一次性完成交易。
  • 降低融資成本:通過STO爲熱度較低產業提供融資,降低投行費用。
  • 簡化投資門檻:用戶只需一個帳戶即可投資全球資產,降低復雜性。

兩種視角下的RWA在實現路徑上有所不同。Crypto世界的RWA基於公共鏈,而傳統金融的RWA走的是基於許可鏈的路徑。

2025RWA行業報告(上):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之間的雙向奔赴

二、RWA如何顛覆傳統金融?

傳統金融體系中,資產通常以紙質證書形式存在,後轉爲中心化金融機構持有的數字記錄。這些記錄分散在獨立系統中,需要大量事後協調以確保一致性。這一體系面臨諸多挑戰:

  • 多個中介機構導致交易成本高
  • 結算時間長,尤其跨境交易
  • 投資機會有限,某些資產類別僅限高淨值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參與

區塊鏈技術通過提供統一共享帳本,解決了信息割裂問題。智能合約的應用進一步提高了交易效率,縮減結算時間和成本。

RWA對傳統金融體系的變革主要體現在:

1. 市場可及性助力投資策略多元化

代幣化將高價值資產分割成可交易代幣,實現部分所有權,使小型投資者能參與之前無法進入的市場。如房地產可碎片化出售,其他國家投資者也可參與。

2. 提高流動性和價格發現能力

代幣化減少資產銷售、轉讓和記錄保存的摩擦,使流動性差的資產能以幾乎零成本無縫交易。買賣雙方可直接交易,降低成本。實時性使市場參與者能更好評估資產價值。

3. 提高市場效率降低成本

區塊鏈採用分布式帳本和自動化智能合約,消除許多中間商,實現全天候支付、即時收款。資產可通過智能合約自主轉移,並存儲在不可篡改的帳本中,降低跨境支付欺詐風險。

4. 可追溯性和可編程性

區塊鏈技術使每筆交易都記錄在不可篡改的帳本上,提供清晰可審計的所有權和轉讓記錄。這大大降低欺詐和管理不善風險,使監管機構更易跟蹤活動,增強信任。

2025RWA行業報告(上):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之間的雙向奔赴

三、RWA項目分類與代表項目運行機制

1. 機構級許可區塊鏈項目:Polymesh Private

Polymesh Private是爲機構金融設計的許可區塊鏈,具有以下特點:

  • 運營控制:運營實體對區塊鏈環境擁有完全自主權
  • 隱私:採用先進加密技術確保交易細節保密
  • 公共兼容性:與公共Polymesh網路兼容,可靈活過渡

2025RWA行業報告(上):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之間的雙向奔赴

2. 穩定幣代幣化項目

中心化穩定幣是使用最早、規模最大但經常被忽視的RWA。截至2024年11月,穩定幣總市值約1873.8億美元,其中Tether(USDT)佔72.07%。

2025RWA行業報告(上):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之間的雙向奔赴

3. 房地產代幣化:Propy

Propy利用區塊鏈、智能合約和加密貨幣簡化房地產交易。其核心產品包括:

  • Propy房地產交易平台
  • Propy產權和托管服務
  • PropyKeys:實現房地產代幣化

2025RWA行業報告(上):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之間的雙向奔赴

4. 代幣化證券市場

代幣化證券市場規模預計2030年達3010億美元。按產品分爲:

(1) 股票代幣:如Backed Finance發行的bTokens (2) 公共債券市場:如香港政府發行的數字綠色債券

2025RWA行業報告(上):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之間的雙向奔赴

5. 碳信用憑證代幣化:Toucan

Toucan支持了約40億美元碳信用交易量,佔數字碳信用85%份額。其碳堆棧包含:

  • Carbon Bridge
  • Carbon Pools
  • Toucan註冊表

2025RWA行業報告(上):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之間的雙向奔赴

6. 藝術品和收藏品代幣化:Crypto Punks

Crypto Punks是10,000個獨特數字角色的NFT集合,部分售價高達數百萬美元,掀起收藏品代幣化熱潮。

2025RWA行業報告(上):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之間的雙向奔赴

7. 貴金屬:PAXG

Paxos的PAXG代幣由實物黃金支持,解決了傳統黃金投資的常見挑戰,如高成本、低流動性等問題。

2025RWA行業報告(上):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之間的雙向奔赴

四、RWA的敘事是否過於樂觀?

盡管RWA前景光明,但仍面臨諸多挑戰:

1. 監管與合規問題

缺乏明確監管準則可能導致法律不確定性。跨多個司法管轄區的合規性也是巨大挑戰。

2. 區塊鏈底層技術

DLT節點建立與管理成本高昂。區塊鏈底層技術仍在優化中。不同區塊鏈間的互操作性問題也需解決。

3. 炒作與現實難以區分

部分項目過於注重營銷和投機,缺乏切實解決方案和實際價值。

4. 安全問題

鏈上數據與鏈下資產狀態不一致、智能合約漏洞、私鑰被盜等安全風險仍存在。

結語

RWA將成爲帶領區塊鏈走向數十萬億規模的關鍵應用。現階段,Crypto世界對RWA的需求主要是單方面的,而傳統金融世界則需要區塊鏈和DeFi技術賦能傳統體系。

實現RWA大規模應用,法律監管合規是關鍵前提。區塊鏈間的互操作性和信息傳遞安全性也至關重要。隨着這些障礙被克服,我們可以預見未來人們將輕鬆管理代幣化資產,利用鏈上法定貨幣在日常生活中無縫完成交易。

2025RWA行業報告(上):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之間的雙向奔赴

RWA-1.62%
DEFI6.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Hodl信仰者vip
· 07-18 14:31
风险收益比勉强接受
回復0
光速退群大师vip
· 07-18 12:07
跑得快 再快也跑不过RWA炒作热度
回復0
NFT Regret Machinevip
· 07-15 16:38
炒作的又来了 rwa这套
回復0
Layer_ZeroHerovip
· 07-15 16:34
唉 都吹烂了 纯圈钱的
回復0
Crypto段子手vip
· 07-15 16:15
币圈职业梭哈师 讲真几句都是满满的韭菜心酸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