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B++ Layer: 開啓BTC無橋跨鏈與智能合約新時代

RGB++ Layer:BTCFi與UTXO世界的樞紐

2024年7月,CKB正式啓動了RGB++ Layer,將RGB++協議從理論落地爲工程化產物,並引入更具體、更實際的應用場景。RGB++ Layer以RGB++協議爲基礎,利用同構綁定和Leap技術,爲RGB++原生資產或銘文在BTC、CKB、Cardano等UTXO型公鏈之間提供"無需跨鏈橋"的全鏈交互體驗;利用CKB的智能合約環境,爲比特幣構建從資產發行到實現復雜DeFi功能的必要條件。

RGB++ Layer背靠CKB的帳戶抽象生態,兼容比特幣帳戶和錢包,可以爲比特幣用戶創造良好的體驗,爲BTCFi的大規模採用鋪平道路。

解讀RGB++ Layer四大特性:BTCFi與UTXO世界的樞紐

RGB++協議:RGB++ Layer的理論基石

RGB++協議的核心理念是用CKB鏈上驗證替代RGB協議的"客戶端驗證",本質是把CKB當做去中心化的索引器,將數據存儲、資產來源驗證等任務交由CKB完成,由後者作爲RGB協議的驗證層和DA層,以解決RGB協議在UX上的弊病、不利於支持Defi的缺陷。

RGB++引入了同構綁定的概念,以CKB鏈上的Cell作爲銘文類資產的數據載體,再令Cell與比特幣/Cardano/Liquid鏈上的UTXO建立綁定關係,讓RGB++資產繼承比特幣等UTXO公鏈的安全性,以防止發生雙重支付。

解讀RGB++ Layer四大特性:BTCFi與UTXO世界的樞紐

同構綁定與Leap:BTCFi的資產發行與無橋跨鏈層

RGB++ Layer的兩大特性是同構綁定和Leap無橋跨鏈。

同構綁定的核心宗旨是允許人們用BTC、Cardano等不同公鏈的帳戶,去改寫CKB鏈上的RGB++資產數據。

解讀RGB++ Layer四大特性:BTCFi與UTXO世界的樞紐

Leap功能則是基於同構綁定技術,對RGB++資產綁定的UTXO進行"換綁",比如將資產從綁定比特幣UTXO換綁到Cardano UTXO,這樣就可以把資產控制權限從BTC帳戶轉移到Cardano帳戶上。

從用戶感知的角度看,這等價於資產跨鏈,但Leap只改變資產數據的使用權限,數據本身還是存儲在CKB鏈上的,比Lock-Mint模式更簡潔,也免去了對映射資產合約的依賴。

解讀RGB++ Layer四大特性:BTCFi與UTXO世界的樞紐

CKB-VM:BTCFi的智能合約引擎

CKB爲RGB++ Layer提供了CKB-VM,支持RISC-V虛擬機的編程語言都可以用於在RGB++ Layer上進行合約開發。開發者可以使用他們偏好的工具和語言,在統一的智能合約框架和執行環境下,實現高效、安全的智能合約的開發與部署。

解讀RGB++ Layer四大特性:BTCFi與UTXO世界的樞紐

原生AA生態:無縫銜接BTC與RGB++

RGB++ Layer直接復用了CKB的原生AA方案,在開發者側和用戶側都盡量與BTC和Cardano等重要的UTXO公鏈兼容。用戶可以使用BTC、Cardano甚至WebAuthn等帳戶、錢包或鑑權方式,直接操縱RGB++ Layer上的資產。

解讀RGB++ Layer四大特性:BTCFi與UTXO世界的樞紐

總結

RGB++ Layer可以作爲各種Memecoin的重要基礎設施,實現全鏈交互的場景。其基於RiscV構建的智能合約執行環境,可以爲BTCFi所需要的復雜業務邏輯創造土壤。RGB++ Layer爲BTCFi生態帶來了新的可能性,值得持續關注其未來發展。

解讀RGB++ Layer四大特性:BTCFi與UTXO世界的樞紐

BTC-0.7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OneBlockAtATimevip
· 07-19 17:54
btc永远滴神!
回復0
无常哲学家vip
· 07-19 17:54
秋天又要 all in ckb了
回復0
佛系矿工ervip
· 07-19 17:53
就比特币一个铁了心
回復0
区块链美食家vip
· 07-19 17:46
这尝起来就像完美的区块链食谱,老实说……rgb++ 是比特币所需的秘密酱料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