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啓動!
分享你對 $ERA 項目的獨特觀點,推廣ERA上線活動, 700 $ERA 等你來贏!
💰 獎勵:
一等獎(1名): 100枚 $ERA
二等獎(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獎(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參與方式:
1.在 Gate廣場發布你對 ERA 項目的獨到見解貼文
2.在貼文中添加標籤: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貼文字數不低於300字
3.將你的文章或觀點同步到X,加上標籤:Gate Square 和 ERA
4.徵文內容涵蓋但不限於以下創作方向:
ERA 項目亮點:作爲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ERA 擁有哪些核心優勢?
ERA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保障代幣的長期價值及生態可持續發展?
參與並推廣 Gate x Caldera (ERA) 生態周活動。點擊查看活動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歡迎圍繞上述主題,或從其他獨特視角提出您的見解與建議。
⚠️ 活動要求:
原創內容,至少 300 字, 重復或抄襲內容將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標籤。
每篇文章必須獲得 至少3個互動,否則無法獲得獎勵
鼓勵圖文並茂、深度分析,觀點獨到。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20日 17
從“便宜好用”到資本局:我看懂了孫哥和TRON的野心 😎
最開始接觸TRON,純粹是圖個方便。轉帳快得不像樣,穩定幣生態也熱鬧,加上TRX價格親民,總覺得這更像個“工具鏈”——好用,但沒想過背後有啥大棋。直到最近扒了扒Tron Inc的操作,才發現自己還是太天真了。
不喊口號的“實幹派”,才最讓人警惕
市面上不少項目喜歡把“賦能生態”掛在嘴邊,PPT做得天花亂墜,實際動作沒幾個。但Tron Inc不一樣,人家是真金白銀砸進去幹活:
🔶大量增持TRX不是爲了炒幣,而是直接下場用起來——質押、玩DeFi、賺手續費,每一分收益都明明白白算進公司帳目裏。
🔶這步棋太妙了:把鏈上的虛擬收益,變成了企業財報裏的“真實收入”。這意味着什麼?TRON的生態活力,直接和公司的盈利能力掛鉤了。
以前總覺得“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是句空話,直到看見Tron Inc把鏈上行爲變成可量化的企業利潤,才突然反應過來:這哪是玩幣,這是把整個鏈當成了一臺“賺錢機器”在運營啊。
TRX不是代幣,是整個資本局的“燃料”
如果把TRON的生態比作一臺發動機,那TRX就是核心燃料:
🔷質押需要TRX,DeFi交易需要TRX當手續費,生態越活躍,TRX的需求就越大;
🔷而Tron Inc通過運營這些業務賺到的錢,又能反哺生態——要麼繼續買TRX擴大操作,要麼投入技術升級,形成一個閉環。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幣價漲跌”邏輯了,而是一套完整的“飛輪體系”:生態繁榮→公司盈利→反哺生態→TRX增值→吸引更多人加入。孫哥這是把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玩法,和中心化企業的資本運作玩到了一起,不得不說,夠狠,也夠聰明。
從旁觀者到參與者,這次我不想錯過
想通這些之後,我突然沒了“看戲”的心態。以前覺得“便宜好用”就夠了,現在才明白,自己其實早就站在了這臺發動機的旁邊。
看着Tron Inc把虛的“生態價值”一點點敲實成“企業資產”,看着TRX從“工具幣”變成整個資本局的核心樞紐,突然有種預感:這波可能真要見證歷史了。
已經打算把手裏的TRX捂緊點了,不是因爲短期想賺多少,而是想看看這臺“飛輪”真正轉起來的時候,能掀起多大的浪 🌊 畢竟,能同時看懂“工具價值”和“資本野心”的機會,可不多見。
@justinsuntron @sunpumpmeme #TRONEco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