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應用的三大真相:產品價值先行 基礎設施轉型 注重實際應用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貨幣應用的三大真相:理解與誤區

近期,一家新興公司的創始人在加密貨幣界的高層集會上公布了其最新戰略。雖然利用政策優勢進軍美國市場引人注目,但真正的亮點在於他們向主流消費領域的快速突破。這標志着加密貨幣正在擺脫其小衆標籤,真正進入日常商業領域。

這家公司的策略頗具爭議:通過虹膜掃描提供"真人認證"的想法可能會遇到阻力,即使承諾保護隱私。然而,他們已經爲這個大膽計劃做好了充分準備。

產品價值先行,代幣激勵爲輔

早期,該公司也曾嘗試通過代幣激勵來吸引用戶。這種被譽爲"比特幣成功模式"的方法,實際上是本末倒置的。在早期測試中,他們發現過度激勵雖然帶來了用戶,但也引發了隱私倡導者和部分開發者的批評。

比特幣之所以成功,是因爲它從一開始就提供了一種革命性的資產概念:去中心化、總量固定、不受中央銀行控制。雖然挖礦獎勵和價格漲吸引了早期投機者,後來也吸引了機構和政府的關注,但真正的建設者看重的是它作爲一種全新資產和支付系統的潛力。

加密世界同樣需要遵循基本的經濟規律。就像任何創業項目一樣,首先要開發出實用的產品,然後再考慮用代幣解決初期用戶獲取或生態激勵的問題。

a16z:加密貨幣應用的誤區,被曲解的三大真相

應對"基礎設施轉型"的挑戰

早期加密熱潮讓許多人認爲能在短時間內徹底改變支付和金融系統。然而,十年過去,我們才剛剛開始。

要將加密產品推向主流市場,就必須滿足傳統用戶和商家的使用習慣。這意味着需要在舊系統和新技術之間建立橋梁,可能需要做出一些在加密純粹主義者眼中不夠理想的妥協。

這個過渡階段被稱爲"基礎設施轉型"。它類似於早期互聯網時代的撥號上網或汽車剛出現時的道路適應過程。這種技術過渡期往往難以大規模推廣,只能在特定場景中逐步應用。

不要幻想能創造出一個全球通用的錢包系統,卻不與現有系統兼容。資金的存入和取出需要像PayPal早期那樣順暢,才能實現真正的主流化。

這就是爲什麼新版應用一上線就整合了主流支付系統。信任度、熟悉感和實用性是關鍵。正是因爲願意"向後兼容",才給了傳統金融機構觀察和嘗試的機會,而不是直接被淘汰。

這種思路也正在推動加密技術在跨境支付領域的應用。未來,這些技術可能會成爲主流,但在此之前,它需要在現有體系中找到立足點,優化流程,降低摩擦。

加密技術的成功取決於實際應用

與所有新技術一樣,加密技術的成功並非必然。"去中心化"作爲加密世界的核心理念和最具顛覆性的貢獻,其實現也並非板上釘釘。

穩定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爲了與傳統金融系統對接,加密世界創造了這個工具。但它也帶來了新的問題:中心化管理和封閉網路的影子又重新出現。

盡管開放架構可能最終會勝出,但現有利益相關者不會輕易讓位。

去中心化身份一旦挑戰現有格局,將面臨巨大挑戰。中心化系統在用戶體驗和功能上有天然優勢。因此,如果新興公司想要彎道超車,首先需要說服用戶願意提供生物識別數據。美國市場的反應將很快顯示他們能否在隱私和便利之間找到平衡。

也許採取更溫和的方式會更明智,比如先推出大家熟悉的"認證徽章",可以在常用應用中解鎖額外功能。但這樣做可能會降低身分認證的可靠性。

在與AI的持續競爭中,只有高度安全的生物識別才能提供真正可靠的真人證明。但這並不意味着必須一開始就採用最激進的方式。

真正可持續的增長來自於日常價值的實現。如果新應用能通過優秀的支付體驗吸引用戶,再加上全球通用的資金流通渠道,就有可能真正實現突破。

a16z:加密貨幣應用的誤區,被曲解的三大真相

結語

現在,關鍵在於觀察加密世界能否真正進入主流市場。

無論這次嘗試最終成功與否,我們更希望看到更多加密項目將注意力從"代幣經濟學"和"價格波動"轉移到開發真正實用的日常產品上來。

盡管這種轉變可能不那麼引人注目,但它是整個行業進入主流市場必須邁出的關鍵一步。

BTC0.6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DA_Odreamervip
· 07-20 05:38
离好产品还远着呢
回復0
DAO治理专员vip
· 07-20 05:37
*叹气* 从经验上看,代币激励很少能推动可持续的采用——请参见我2023年的论文...
查看原文回復0
GasFeeCryervip
· 07-20 05:35
天天说基建 基建咋不涨呢
回復0
智能合约打工人vip
· 07-20 05:34
终于有人说到点子上了 就是代币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