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聯合推廣任務上線!
本次活動總獎池:1,250 枚 ES
任務目標:推廣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專場
📄 詳情參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務內容】
請圍繞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動進行內容創作,並曬出參與截圖。
📸【參與方式】
1️⃣ 帶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發帖
2️⃣ 曬出以下任一截圖:
Launchpool 質押截圖(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頁面截圖(交易 ES)
3️⃣ 發布圖文內容,可參考以下方向(≥60字):
簡介 ES/Eclipse 項目亮點、代幣機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對 ES 項目的觀點、前景判斷、挖礦體驗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礦 或 Alpha 積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對比
🎁【獎勵說明】
評選內容質量最優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穩定幣成Web3支付新基建 京東布局合規領域
穩定幣:Web3時代的支付新基建
2011年,當時在某支付團隊工作的劉鵬購入了人生第一枚比特幣。他並非爲了投機,而是帶着質疑態度,想探究這種無錨定標的的加密貨幣是否只是一場騙局。十餘年後,劉鵬又帶領團隊研究起了穩定幣,但這次他的目標不是購買,而是發行。
今年6月初,作爲京東幣鏈科技CEO的劉鵬接受了一家商業周刊的專訪。他強調,穩定幣與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不同,而是類似移動支付的"支付工具"。作爲支付行業資深人士,劉鵬曾深度參與某知名支付產品的設計和推廣。此後,他又在多家大型企業負責支付業務。如今,劉鵬表示自己感受到了與移動支付爆發前夕相似的氛圍——他認爲,支付型穩定幣將成爲Web3時代的新金融基礎設施,在國際貿易等領域發揮"顛覆性"作用。
穩定幣憑藉去中心化、低轉帳成本、交易透明可追溯等優勢,正從加密世界走向更廣泛的傳統金融體系。5月30日,香港正式將《穩定幣條例》刊憲,標志着這一國際金融中心將通過牌照制度,明確規管與香港及港元相關的穩定幣活動。早在2023年12月,香港就宣布將實施法幣穩定幣發行人的發牌制;2024年7月,包括京東幣鏈在內的三家機構進入金管局推出的穩定幣發行人沙盒,進行相關測試。
劉鵬透露,京東幣鏈在沙盒中的場景測試進展順利,計劃推出分別錨定港元及其他幣種的穩定幣。
京東幣鏈於2024年3月在香港註冊成立,是某大型電商集團旗下業務集團的子公司。盡管在港成立時間較短,但劉鵬認爲,京東幣鏈的先發優勢之一是擁有從零到一的"冷啓動"場景,即集團的電商生態。劉鵬在2024年10月參加香港金融科技周時提到,若合規穩定幣得以發行,平台上的大量商家可以在上下遊結算時使用穩定幣來提高效率,並在海外更靈活地管理資金。
在USDT及USDC兩大美元穩定幣佔比超過80%的市場中,香港持牌發行人所發行的穩定幣除了"合規"優勢外,還需找到包括使用場景在內的其他吸引力。其中,跨境支付無疑是衆多穩定幣發行商競爭的主要領域。同時,零售支付在提升穩定幣的市場滲透度、品牌建設等方面也具積極意義。
今年8月1日起,《穩定幣條例》將正式生效。全球範圍內,新加坡、歐盟和美國等地相繼將具支付性質的穩定幣納入監管,這個現有規模約2500億美元的穩定幣市場正變得炙手可熱。
未來,合規穩定幣是否會推動支付範式轉變,使此前"線下至線上"的移動支付進一步由"線上至鏈上"演進?立法迅速的香港能否借助穩定幣,鞏固和提升自身在國際貿易中的關鍵地位?多種貨幣掛鉤穩定幣共存的時代,全球支付及金融體系又將如何變化?
穩定幣測試與發展規劃
截至6月初,京東幣鏈主要進行了港元穩定幣的測試,稍後會測試其他法幣穩定幣。基於市場需求,預計兩種穩定幣會同時發行。第二階段測試着重於跨境支付、投資交易和零售支付三大實際場景。
在跨境支付場景中,計劃通過直接獲客與非直接獲客(如與合規批發商合作)方式拓展用戶。投資交易方面,正與全球合規交易所洽談合作,以期將京東穩定幣上線至不同地區。零售方面最先落地的是集團全球售港澳站,用戶可以在該電商場景中使用穩定幣購物。
京東幣鏈期望今年第四季度初獲發牌照,並同時推出穩定幣。穩定幣將於公鏈發行,任何人均可公開查閱發行量等數據。
跨境支付市場的競爭策略
作爲新發行的合規穩定幣,京東穩定幣的目標不是在加密原生或投資交易等場景競爭,而是開拓新的"戰場",即連接傳統跨境貿易結算市場。該市場擁有大量實體企業、跨境貿易參與者、支付科技公司等,他們需要安全合規、透明可審計的穩定幣服務。因此在產品設計和拓客方式上會有針對性。預計亞太、中東、非洲、南美及歐洲等地區的國際貿易或將最先使用香港發行的穩定幣進行支付結算。
穩定幣與傳統支付的比較
劉鵬強調,支付型穩定幣與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完全不同。Web3的穩定幣和Web2的移動支付本質都是支付工具,旨在通過先進技術和商業模式實現降本增效、提升用戶體驗,並推動普惠金融發展。
技術層面,穩定幣基於去中心化的技術架構;產品結構層面,穩定幣比傳統支付產品多了一個發行系統。因此,穩定幣的監管相對復雜,需要協同全球合規落地。
穩定幣的未來發展
劉鵬認爲,穩定幣能否100%取代現有金融基建言之尚早,但許多實體金融服務場景會發生巨變。從To B視角看,大宗交易可能最先接納穩定幣,尤其在摩擦成本高、匯率波動大、時間長的跨境支付場景;從To C來看,要徹底激發用戶使用穩定幣支付的動力,可能需要像某知名支付平台中的紅包功能那樣的現象級產品和應用。
爲完善香港穩定幣行業生態,關鍵是按照《穩定幣條例》要求,建立一個風險爲本、務實靈活的開放生態,其中監管、發行商、批發商、場景方、用戶與投資者之間需相互合作。資金結算既是所有商業的最後一環,也是商業的開始。需把握這一突破口,從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的角色借力,擴大在港發行的穩定幣於多個地區的流通與使用度,進一步將香港打造成國際穩定幣結算樞紐。
關於離岸人民幣穩定幣,劉鵬表示在產品技術層面,其與港元穩定幣的差異不大。潛在應用場景如一帶一路已經具備。但除了商業邏輯,還需從法律合規等方面作綜合考量,最終能否成行仍取決於內地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