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准会重啓寬松預期下 比特幣或成通脹對沖利器

全球經濟格局的重大轉折:貿易政策、資本流動與債市動蕩

近期,一項重大貿易政策的突然出臺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震蕩。這一政策旨在調整長期存在的貿易不平衡,但其影響遠不止於此。它可能重塑美國的貿易結構和國際資本流動,同時給美國國債市場帶來新的挑戰。

這一政策的核心影響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貿易結構調整:新政策試圖通過提高關稅來減少進口、鼓勵國內生產,從而縮小貿易逆差。然而,這種做法可能會帶來一系列副作用,如進口成本上升導致通脹壓力增加,以及可能引發其他國家的報復性關稅。雖然貿易失衡可能暫時得到緩解,但供應鏈重組和物價漲的陣痛難以避免。

  2. 國際資本流動變化:隨着美國進口減少,流向海外的美元也將減少。這可能在全球範圍內引發"美元荒"的擔憂。海外貿易夥伴手中的美元儲備減少,新興市場可能面臨流動性緊縮。在美元短缺時期,資金往往會回流美國本土或流向避險資產,對海外資產價格和匯率穩定造成衝擊。

  3. 美國國債市場壓力:長期以來,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使海外持有大量美元,這些美元通常通過購買美國國債回流美國。新政策可能會壓縮美元外流,導致外國投資者購買美債的能力下降。然而,美國財政赤字仍然高企,國債供給持續增加。如果外部需求減弱,誰來購買不斷增加的美債?這可能導致美債收益率上升、融資成本增加,甚至出現流動性不足的風險。

總的來說,這項政策在宏觀層面上可能會產生類似"飲鴆止渴"的效果:短期內可能改善貿易失衡,但同時也可能削弱美元在全球的循環動力。這種平衡表的調整實際上是將壓力從貿易項轉移到資本項,美國國債市場首當其衝。宏觀資金流的一處堵塞,很可能會在另一處爆發。

美元流動性危機與貨幣政策轉向

面對海外美元供給因貿易降溫而趨緊的局面,美國貨幣當局可能不得不採取行動緩解美元流動性壓力。當外國實體因美元短缺而難以購買美債時,美國本土的中央銀行和銀行體系可能需要填補這一空缺。這意味着美國可能需要重啓貨幣寬松政策。

事實上,联准会主席最近已經暗示可能很快重啓量化寬松(QE),並重點購買美國國債。這表明官方也意識到維持國債市場穩定可能需要額外的美元流動性投放。簡而言之,美元荒的問題可能需要通過"大規模放水"來解決。联准会擴大資產負債表、降低利率、甚至動用銀行系統共同購買債券,這些措施都可能即將出臺。

然而,這種流動性救助措施面臨着兩難困境:

  1. 及時注入美元流動性可以穩定國債利率,緩解市場失靈風險。
  2. 但大規模放水最終可能引發通脹,削弱美元購買力。

美元供應從緊縮急轉爲泛濫,美元價值inevitably將經歷劇烈波動。可以預見,在這種"先抽幹、後放水"的過山車行情中,全球金融市場將經歷美元由強轉弱的劇烈搖擺。联准会將不得不在穩定債市和控制通脹之間尋求平衡,但目前看來,保證國債市場穩定是當務之急,"印鈔買債"似乎已成爲政治上的必然選擇。這也預示着全球美元流動性環境即將迎來重大轉折:從收緊重回寬松。歷史經驗表明,一旦联准会開閘放水,流動性終將漫延至各個市場領域,包括風險資產市場。

對比特幣和加密資產的影響:通脹對沖與"數字黃金"崛起

联准会重啓貨幣寬松的信號,對比特幣等加密資產而言可能是利好消息。理由很簡單:當美元泛濫、法定貨幣貶值預期升溫時,理性資本會尋找抗通脹的資產,而比特幣正是備受關注的"數字黃金"。有限供給的比特幣在這種宏觀背景下更具吸引力,其價值支撐邏輯也變得更加清晰:當法定貨幣持續貶值時,硬通貨資產的價值往往會上升。

比特幣的走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對未來法定貨幣供應量的預期。當投資者預期美元供給將大幅擴張,紙幣購買力下降時,避險資金很可能湧向比特幣這類無法超發的資產。回顧2020年的情況,联准会大規模QE之後,比特幣和黃金價格同步漲就是明證。如果此次再度開啓寬松政策,加密貨幣市場很可能重演這一幕:數字資產可能迎來新一輪估值上升浪潮。

除了價格漲預期,這輪宏觀變化還可能強化比特幣的"數字黃金"定位。如果联准会放水引發市場對法定貨幣體系的不信任,公衆可能更傾向於將比特幣視爲抵御通脹和政策風險的價值存儲手段,就像過去動蕩時期人們擁抱實物黃金一樣。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貨幣圈內人士對短期政策噪音早已習以爲常。事實上,比特幣誕生的初衷就是爲了對抗貨幣濫發和政策不確定性;每一次貨幣擴張和政策失誤,反而進一步證明了持有比特幣作爲另類資產保險的價值。可以預見,隨着美元擴張預期升溫,避險資金增加配置,比特幣作爲"數字黃金"的形象可能在大衆和機構投資者心中更加根深蒂固。

關稅、大放水與數字黃金:累卵之危下的加密市場前瞻

對DeFi和穩定幣市場的潛在影響

美元的大幅波動不僅影響比特幣,對穩定幣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同樣產生深遠影響。作爲加密市場的美元替代品,穩定幣的需求將直接反映投資者對美元流動性預期的變化。此外,鏈上借貸利率曲線也可能隨宏觀環境而變化。

  1. 穩定幣需求:在美元緊缺時期,離岸市場往往通過穩定幣來緩解壓力。當海外難以獲得美元時,穩定幣在場外市場可能會出現溢價交易,反映了人們對數字美元的需求。一旦联准会大規模放水,新增美元可能部分流入加密市場,推動穩定幣大規模增發,以滿足交易和避險需求。近幾個月穩定幣的發行情況已經顯示這一趨勢正在形成。無論美元走強還是走弱,對穩定幣的剛性需求可能只增不減:要麼因爲缺乏美元而尋求替代品,要麼因爲擔心法定貨幣貶值而將資金轉移到區塊鏈上暫時避險。特別是在新興市場和監管嚴格的地區,穩定幣扮演着美元替代品的角色,美元體系的每一次波動反而強化了穩定幣作爲"加密美元"的地位。如果美元進入新一輪貶值週期,投資者爲保護資產可能更加依賴穩定幣在加密貨幣市場進行交易,從而推動穩定幣市值再創新高。

  2. DeFi收益率曲線:美元流動性的松緊還將通過利率傳導到DeFi借貸市場。在美元短缺時期,鏈上美元變得珍貴,借貸穩定幣的利率可能隨之上升,DeFi收益率曲線可能變得更加陡峭(出借人要求更高回報)。相反,當联准会放水導致市場美元充裕、傳統利率下行時,DeFi中的穩定幣利率可能相對變得更具吸引力,從而吸引更多資金湧入區塊鏈獲取收益。有分析報告指出,在联准会可能進入降息週期的預期下,DeFi收益開始重新具有吸引力,穩定幣市場規模已回升至約1780億美元的高位,活躍錢包數穩定在3000萬以上,顯示出復蘇跡象。隨着利率下行,更多資金可能轉向區塊鏈以尋求更高收益,進一步加速這一趨勢。一些分析師甚至預計,隨着加密信貸需求增長,穩定幣在DeFi上的年化收益率有望回升到5%以上,超過美國貨幣市場基金的回報率。這意味着DeFi可能在低利率宏觀環境中提供相對更優的收益,從而吸引傳統資本關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联准会的放水最終引發通脹預期上升,穩定幣借貸利率也可能再度上升以反映風險溢價。因此,DeFi的收益率曲線可能經歷"先下後上"的波動:先是因流動性充裕而趨於平緩,繼而在通脹壓力下變得陡峭。但總體而言,只要美元流動性保持充裕,大量資本湧入DeFi尋求回報的趨勢可能難以逆轉,這既會推高優質資產價格,也會壓低無風險利率水平,使整個收益曲線向有利於借款人的方向偏移。

綜上所述,最新貿易政策引發的宏觀連鎖反應,將深刻影響加密市場的方方面面。從宏觀經濟到美元流動性,再到比特幣走勢與DeFi生態,我們正目睹一場蝴蝶效應:貿易政策變化引發貨幣動蕩,美元劇烈波動之際,比特幣蓄勢待發,穩定幣和DeFi則在變局中迎來機遇與挑戰。對於敏銳的加密投資者而言,這場宏觀風暴既是風險也是機遇。正如加密貨幣圈常說的那句話:"央行印鈔之日,就是比特幣崛起之時。"客觀上,激進的貿易政策可能加速了這一進程的發生。盡管目前預測仍存在不確定性,但這似乎是當前最積極且清晰的發展前景。

BTC-0.9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分享
留言
0/400
UncommonNPCvip
· 19小時前
囤点BTC准没错
回復0
MoonMathMagicvip
· 19小時前
又见美联储割韭菜?
回復0
DeFi宝典vip
· 19小時前
根据合约抵押率来看 通胀仍需配置头寸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