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賣盤到買盤:重新定義加密項目的社區價值

robot
摘要生成中

Crypto項目的社區建設困境:從賣盤到買盤的轉變

在當前加密貨幣市場中,新項目普遍面臨一個共同的挑戰:代幣上線後即刻破發。爲了應對這一問題,一些項目方採取了各種策略,如在代幣生成事件前通過內部渠道獲取大量代幣,或在空投前實施質押鎖倉機制,甚至直接採用某些方法避免發放空投。

然而,這些做法反映了一個潛在的認知偏差:項目方似乎將自己辛苦構建的社區等同於潛在的拋壓來源。這引發了一個關鍵問題:爲什麼精心培育的社區成員最終成爲了賣出者而非買入者?如果社區僅僅是拋壓的來源,那麼項目方爲何還要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去建設它呢?

實際上,許多項目方對社區建設的理解存在偏差。他們建立社區的主要動機往往是爲了滿足交易所上幣的要求,或者提高在更優質交易所上市的機會。因此,"社區"被簡化爲一系列冰冷的數字指標,追求快速增長和龐大的成員數量成爲了主要目標。

市場上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用戶獲取策略,包括使用各種任務平台、社交媒體工具和意見領袖網路。這些方法通常通過"零門檻參與"、"空投機會"等吸引詞來吸引大量尋求短期利益的用戶。然而,這種策略的結果往往是吸引了大量"擼毛黨",即那些主要爲了獲取空投獎勵而參與的用戶。

如果項目的唯一目標是快速上幣並退出,那麼這種方法確實非常有效。但是,這種做法從根本上決定了社區最終會成爲賣盤而非買盤的原因。

項目方和社區成員之間形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交易:項目方需要這些人來提升各項數據指標,而社區成員參與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提供數據和勞動力來獲取空投獎勵。雙方都清楚彼此的真實意圖,卻又各取所需。對項目來說,這些發放出去的代幣實質上是一種債務,是爲了獲取用戶數據而支付的成本,而非真正的資產。

因此,當代幣正式生成並開始交易時,這些通過空投獲得的代幣自然而然地成爲了拋壓的來源。這種現象反映了當前加密貨幣項目在社區建設方面的深層次問題,也凸顯了重新思考社區價值和項目長期發展策略的必要性。

社區是幣價破發的罪魁禍首?Crypto項目方正在自掘墳墓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社群潜伏者vip
· 16小時前
经典套路玩腻了
回復0
巨鲸跟踪者vip
· 16小時前
币圈老韭菜 见惯了涨跌
回復0
DeFi厨师长vip
· 16小時前
拼命薅羊毛的加密厨子 欢迎和我一起研究美食和潜力币

期待更多社区建设项目 就这?
回復0
无常哲学家vip
· 16小時前
天天割韭菜是吧。。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