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Solidity移師Polkadot:219人實踐揭示中文開發者生態新趨勢
Solidity on Polkadot課程:揭示中文開發者生態的未來方向
近期,我們與某培訓機構合作開設了一門名爲《Solidity on Polkadot》的課程。起初,我們只是想測試一下開發者對PolkaVM工具鏈的興趣程度,但結果卻出乎意料:共有219人報名,作業完成率接近38%。
這些數據固然令人滿意,但更引人深思的是:通過這次課程,我們意外地洞察到了Polkadot中文開發者生態的未來發展趨勢。
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些真實用戶的反饋和問題,同時分享我們如何從一次全新課程的嘗試中,逐步構建出一條指向"生態建設"的路線圖。
課程背景:探尋真相,而非追逐熱點
Polkadot正在推進2.0升級,核心目標是實現跨鏈統一、降低門檻和提升開發體驗。作爲一個兼容以太坊的執行環境,PolkaVM很可能成爲Web2或EVM開發者接觸Polkadot生態的首選入口。然而,我們必須直面一個現實:在Web3世界中,技術敘事常常淪爲表面裝飾。真正願意親身實踐的人往往只是少數。許多人對Polkadot的印象仍停留在"復雜"、"難以理解"和"開發門檻高"等層面,更不用說嘗試編寫合約或部署DApp了。
因此,我們開設這門課程不僅僅是出於宣傳目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通過實踐來回答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這門課程的設計初衷並非面向資深開發者的高級技術講座,而是一次面向新手的實際操作實驗。我們希望成爲"新手引路人",陪伴他們完成第一輪開發流程,觀察整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
四個出乎意料的發現
1. 學習者展現出強烈的好奇心和時間投入
我們原本以爲大多數人參與課程是爲了獲得獎勵或證書,但事實並非如此。80%的參與者是90後,四分之一是在校學生,大部分人每天自發投入1-2小時學習。這種學習強度遠超簡單完成任務的程度,顯示出他們真誠嘗試的態度。
有些學員從頭學到尾,只爲親手部署一個合約;也有人表示:"至少我可以在簡歷上寫上'成功在PolkaVM環境部署過DApp'這樣的經歷。"實際上,他們並不一定關注Polkadot的技術實力有多強,更多的是需要一個友好的環境來驗證自己是否適合進入Web3領域。
2. 經驗豐富不等於上手容易,最大挑戰在於認知模式的轉換
許多參與者擁有豐富的開發經驗,甚至有EVM項目的實戰經歷,但進入Polkadot生態後,仍會被一些術語差異所困擾:PolkaVM是什麼?AssetHub是鏈還是模塊?爲什麼gas limit與以太坊不同?合約部署成功了,爲什麼前端調用失敗?
他們面臨的問題並非代碼理解困難,而是原有的認知模型突然失效,需要重新學習一系列概念,這種情況容易導致心理上的抗拒。
我們的課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種認知落差,讓參與者意識到:PolkaVM的開發體驗並不復雜,只是概念和術語有所不同。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爲很多人放棄一個生態系統,往往不是因爲無法編寫代碼,而是在初次接觸文檔時就感到困惑。
這提醒我們:開發文檔不應僅僅堆砌知識點,還需要幫助用戶完成認知模式的轉換。未來,我們計劃在文檔中增加PolkaVM與其他主流VM(如EVM)的關鍵差異對比,幫助更多人減少彎路,增加"原來如此"的頓悟時刻。
3. 課程參與者不僅是學習者,更是潛在的生態貢獻者
盡管大多數參與者是合約開發的新手,但他們勇於提出問題、報告bug,並積極測試技術邊界。例如,有人指出Remix編譯沒問題,但鏈上部署失敗的情況。這些反饋直接促使我們向開發團隊提交了多個工具鏈相關的問題,推動了文檔完善和bug修復。
作爲經驗豐富的開發者關係維護人員,我們可能已經習慣性地避開某些常見問題,很多"錯誤預警"已成爲下意識行爲。但新手並不具備這種經驗。他們還未建立起完整的判斷體系,因此更容易發現潛在問題——這恰恰使得課程成爲一個寶貴的問題收集器。對參與者而言,課程是一個緩衝區;對我們而言,這些真實的使用體驗是評估PolkaVM生態系統的最直觀指標。
4. 決定開發者是否繼續參與的關鍵在於整體流程體驗
許多人離開並非因爲"學不會",而是因爲"遇到錯誤卻找不到解決方案"。
相同的代碼在不同環境中出現錯誤;Hardhat、Foundry、Remix在各自環境中表現不一致;文檔中找不到所需信息、錯誤信息不夠明確等問題,都可能導致開發者放棄嘗試。
我們認識到:開發者體驗(DevEx)並不僅限於編碼過程的順暢度,而是涵蓋了從環境搭建、問題反饋到部署結果,甚至未來升級的整個流程是否順利、可靠。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開發者失去信心。因此,這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情緒和信任管理的設計挑戰。
課程作爲工具、用戶和預期之間的橋梁
在生態系統的早期階段,我們意識到開發者課程的意義遠不止於單向的知識傳授,也不指望通過一期課程就發掘出下一個Web3創業明星。相反,這次課程取得了三個重要成果:
這些問題對開發者來說是障礙,但對我們而言是寶貴的"早期預警"。能夠盡早發現這些問題非常重要。現在,這些問題已被列入開發團隊的待解決清單,並得到了迅速處理。
每個問題都反映了開發者真實的考慮因素,同時也揭示了PolkaVM"使用指南"需要完善的方向。
過去常有人質疑Polkadot缺乏用戶基礎——這種說法並不準確。一直以來,使用Polkadot的主要是做底層基礎設施的團隊,而非DApp開發者。隨着PolkaVM的上線,合約開發者終於有了施展才能的舞臺。當然,面對如此新穎的VM環境,猶豫在所難免:"這麼新的VM,我敢成爲第一批嘗試者嗎?","網路還在測試階段,值得我投入時間嗎?"但恰恰是因爲新,才給小團隊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在這次課程中,我們成功將Uniswap V2遷移到PolkaVM環境,引發了社區熱議。這並非因爲Uniswap是什麼新鮮事物,而是因爲人們第一次看到它能在Polkadot生態系統中運行。盡管Polkadot已經存在多年,但它仍然是一個高市值的生態系統,擁有豐富的資助項目,以及大量持有DOT的重要投資者。與其在Layer2領域激烈競爭,不如探索一個尚未被充分開發的藍海市場?
我們正在籌備下一期課程內容。如果您對某個特定模塊或項目實踐感興趣,歡迎在評論中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