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支付巨頭紛紛搭建專屬區塊鏈 破碎化困境引發行業思考

智能家居的困境與加密支付的碎片化

你是否曾經體驗過這樣的場景?最初出於單純目的購買了幾個智能燈泡,因爲它們被譽爲市面上最好的產品。應用界面炫酷,燈光效果絢麗,你感覺自己像個科技魔法師,能用手機調節燈光,非常酷炫。

隨後,你覺得溫控器也應該智能化,於是又購買了另一款擁有AI功能的產品。雖然需要使用不同的應用和帳戶,但你認爲多一個也無妨。

不知不覺中,你陷入了混亂之中。

你的智能門鈴無法與智能音箱對話,音箱不能控制車庫門,而車庫門又無法與智能家居集線器通信。你需要使用四個不同的應用來開燈、調節溫度和鎖門。每家公司都承諾給你"無縫的智能家居體驗"。

然而不知何故,你最終居住的房子反而比以前更加"愚笨",因爲多了太多"應用"。

某些加密支付公司是否也在加密世界裏重蹈覆轍?

2025年8月,兩則重要消息傳來。

首先,估值500億美元的支付巨頭宣布,將與一家加密風投公司合作,構建一條名爲Tempo的"高性能、以支付爲中心"的區塊鏈。

一天後,擁有670億美元穩定幣的公司,也公布了Arc計劃,這是一條專爲穩定幣支付、外匯和資本市場設計的自有Layer 1區塊鏈。

Arc內部解析

Arc將專爲其穩定幣量身打造。大多數區塊鏈都需要使用原生代幣支付交易費,例如以太坊上的ETH,或Solana上的SOL。而在Arc上,用戶可以直接用穩定幣支付費用,無需持有波動性較大的代幣。

Arc內置了匯率引擎。用戶無需使用外部服務或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來兌換貨幣,Arc在協議層面就能原生處理匯率。發送穩定幣,收款人收到歐元穩定幣,轉換自動完成,無需第三方服務和額外費用。

此外還有隱私控制功能。大多數公鏈(以太坊、比特幣、Solana)會顯示所有信息:地址、金額、時間。某些隱私幣則默認隱藏一切。Arc提供選擇性隱私,允許機構隱藏交易金額,但保留地址可見,並內置了合規功能。它專爲那些既需要競爭性隱私,又不想完全匿名的企業設計。

Tempo內部解析

Tempo的差異化在於用戶體驗的抽象化。當其他加密支付方案仍有濃厚的"加密味"(連接錢包、簽署交易、等待確認)時,Tempo的設計目標是讓區塊鏈支付在用戶看來和信用卡支付完全一樣。

與以太坊兼容意味着它可以利用現有的DeFi基礎設施和開發者工具,但其最大的優勢在於能與現有的商戶生態系統整合。數百萬使用該平台的企業可以輕鬆添加加密支付,而無需改變他們的結帳流程或學習新系統。

最重要的是,該公司現有的銀行和監管關係能解決一個大問題。大多數加密支付方案在"最後一公裏"——將資金從區塊鏈轉回銀行帳戶——上舉步維艱。而該公司已經擁有這些合作關係,這正是其他加密公司需要花數年時間才能建立的。

混亂的根源

我們又回到了支離破碎的智能家居場景,問題也像手機上各種智能家居應用的通知欄一樣開始成倍增加。

首先困擾我的是:對這些專用區塊鏈的需求到底在哪裏?

這些公司一直在談論穩定幣支付和企業級功能,但穩定幣真正的活躍地帶在DeFi。

人們使用穩定幣來購買其他加密資產、參與借貸協議、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以及與更廣闊的金融應用生態系統互動。而這一切,主要都發生在以太坊上。

這就像是建造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智能恆溫器,但它只適用於沒有任何其他智能設備的房子。

當然,這個恆溫器可能技術上更優越,但你卻將自己與人們真正想使用智能家居功能的整個生態系統隔離開了。

第二個問題:爲什麼要做重復發明?

這些公司所說的所有功能——更快的交易、更低的費用、自定義功能、企業品牌——都可以通過以太坊Layer方案來實現。這樣,你既能擁有以太坊底層網路的安全性,又能訪問最大的DeFi生態系統,還能根據需要自定義網路。

一些Layer 1區塊鏈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最初專注於移動支付的某區塊鏈曾是一個獨立的網路,後來卻宣布計劃轉型成爲以太坊Layer。經過一番計算,他們意識到成爲以太坊生態的一部分比從零開始建立自己的網路效應更有意義。

鏈越多,所需的橋就越多。而橋,正是出問題的地方......

它們負責在不同區塊鏈之間轉移資產,本質上是復雜的智能合約,在一條鏈上鎖定你的代幣,然後在另一條鏈上鑄造等價代幣。但橋經常被黑客攻擊。我們談論的不是在不同智能家居應用之間切換的不便,而是一旦橋軟件出錯,可能帶來的潛在金融損失。

糟糕的用戶體驗。在智能家居中,最糟糕的情況是必須打開另一個應用來關掉客廳走廊的燈。

但對於企業區塊鏈,用戶可能需要不同的錢包、不同的gas代幣、不同的界面和不同的安全設置。大多數人管理一個加密錢包都已經很喫力了。想象一下,你還得向他們解釋爲什麼不同的支付和轉帳需要不同的錢包。

但最讓人困惑的是,網路效應根本就不存在。

一個支付網絡的價值會隨着用戶和應用的增加呈指數級增長。以太坊擁有最多的開發者、最多的應用和最高的流動性。截至2025年年中,以太坊的TVL(總鎖倉價值)爲960億美元,約佔所有DeFi活動的60-65%。某高性能替代方案的TVL爲110億美元。其他主流鏈如幣安智能鏈(73.5億美元)、Tron(67.8億美元)和Arbitrum(33.9億美元)瓜分了剩餘部分。

這些企業鏈選擇脫離現有的網路效應,去建立一個孤立的網路,並天真地希望用戶能自動找上門。

你會選擇在一個荒島上開一家完美的商店嗎?當然,像阿聯酋這樣的國家建造了迪拜這樣的城市,人們確實去了。但那是因爲有物理上的限制,他們不得不這樣做。

最後,還有一個沒人想直接面對的競爭問題。這些公司是真的想構建更好的基礎設施,還是僅僅不想和競爭對手分享地盤?

回想智能家居一團糟的場景,每家公司都有合理的選擇技術原因。但真正的驅動力往往是他們不想依賴別人的平台,或者不想向競爭對手支付費用。

也許這才是真正發生的事情。某些公司不想支付以太坊的交易費,另一些不想在他們無法控制的基礎設施上構建。這很公平。但我們應該誠實地面對這一切。這無關創新或用戶體驗,而是關乎控制權和經濟利益。

王者似乎並不擔心

以太坊對此似乎泰然處之,並未感到困擾。該網路每天繼續處理超過百萬筆交易,佔據了大部分DeFi活動,並通過其ETF獲得了巨大的機構資金流入。8月某一天,以太坊ETF的淨流入高達10億美元,這比比特幣ETF前一周的總流入量還要多。

以太坊社區對這些企業鏈的反應也很有趣。一些人將其視爲一種認可。畢竟,Arc和Tempo都在構建成EVM兼容鏈,這實質上是採納了以太坊的開發標準。

但這裏存在一個微妙的威脅。每筆發生在Arc上而非以太坊上的穩定幣交易,都是以太坊驗證者無法獲得的費用收入。每筆在Tempo而非以太坊Layer上處理的商戶支付,都是沒有貢獻給以太坊網路效應的活動。

某高性能網路可能會更真切地感受到這種競爭。該網路一直將自己定位爲以太坊的高性能替代方案,尤其是在支付和消費者應用方面。當主要的支付公司選擇構建自己的鏈,而不是採用該網路時,這會削弱其一直宣傳的"所有東西都可以裝在一臺高速電腦裏"的論點。

企業區塊鏈的墓地

歷史對那些試圖自建區塊鏈的公司並不友好。正如前面提到的某區塊鏈,在2023年也做出了同樣的舉動。

還記得某科技巨頭的數字貨幣項目嗎?這個旨在創建全球數字貨幣的雄心勃勃的計劃,最終變成了另一個項目,並在監管壓力下解體,被出售變賣。不要忘了,如果在今天的監管環境下,有明確界定穩定幣發行商應如何運作的法案,該項目也許真的能成功。

某大銀行的區塊鏈嘗試或許是最相關的警示故事。該銀行花費數年時間構建數字美元、私有區塊鏈網路和其他區塊鏈項目。盡管擁有幾乎無限的資源、監管關係和龐大的現有客戶羣,這些項目卻從未在銀行自有業務之外獲得有意義的採用。其數字美元處理了數十億美元的交易,但主要只是在銀行自己的機構客戶之間轉移資金。

即使是主要支付公司的嘗試也並不那麼鼓舞人心。某支付巨頭在2023年推出了自己的穩定幣,成爲首個進入穩定幣領域的主要美國金融科技公司。但該公司並未構建自定義基礎設施,而是選擇在以太坊等現有網路上發行。結果呢?

該穩定幣的市值僅爲11.02億美元,與某主要穩定幣的670億美元相比微不足道,且主要局限於公司自己的生態系統內。

這引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一個擁有龐大影響力和支付專業知識的公司,僅僅依靠一個穩定幣都無法產生重大影響,那又是什麼讓其他公司認爲構建整個區塊鏈會做得更好?

這種模式表明,要建立一個成功的區塊鏈,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能力和財務資源。你還需要網路效應、開發者熱情和有機採用,而這些東西是出了名的難以憑空創造,即使有大公司背書也不行。

這次情況會有所不同嗎?

我們有理由認爲,這些公司可能會在其他公司失敗的地方取得成功。

首先,監管的清晰度已大幅提升。美國通過的相關法案爲穩定幣發行商創建了一個明確的框架,消除了困擾早期企業區塊鏈嘗試的大部分不確定性。當新項目推出時,他們不是在法律灰色地帶運營,而是在一個既定規則下運作的上市公司。

其次,這些公司都擁有某些大銀行所缺乏的:龐大的現有用戶基礎,且這些用戶並非主要來自加密原生羣體。某公司每年爲全球數百萬商戶處理超過1萬億美元的交易,並一直在系統性地構建其加密基礎設施——以11億美元收購了穩定幣基礎設施,又收購了加密錢包技術,以創建端到端的支付堆棧。另一家公司的穩定幣已被整合到數百個應用

ETH-4.1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NFT_考古学家vip
· 13小時前
谁还在买这些所谓的智能货啊
回復0
链上福尔摩克vip
· 13小時前
链上分析显示 都是同一套换皮骗术罢了
回復0
幽灵链忠实粉vip
· 14小時前
智能也没啥智能的啦
回復0
FadCatchervip
· 14小時前
一堆app已经让我裂开了!
回復0
薛定谔的盈利vip
· 14小時前
智能生活有点笨啊
回復0
GateUser-1a2ed0b9vip
· 14小時前
智障智能,眼花缭乱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