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歷史新高,以太帶着一衆山寨狂飆突進。我卻提不起一點興趣,在接近這一輪週期頂點之際,我在思考下一個十年的100倍賽道是什麼。
而我的答案是:AI和穩定幣
我最近越來越感到,以agent爲代表的生產力範式在深遠地改變着我們的信息,工作和生活。
之後以1.2億美元的估值從a16z拿了1500萬美元投資。
暫且不論產品好壞,我認爲這種風向轉變是很明顯的,以Google爲代表的科技巨頭招聘要求和工作範式顯然過時了。
Google 創立於 1998 年,很早就強調“聰明的工程師”和計算機科學基礎,尤其是算法和數據結構。Google 的早期面試會問“寫出一個 O(log n) 的搜索算法”這類問題,隨着 Google 的成功,這種招聘模式被很多初創公司模仿。
但是隨着AI編程的能力越來越強,以cursor,claude code,GPT等爲代表的agent正迅速抹平這一技術差距。
事實上,我們需要的真的是那些算法知識嗎?其實不然。
吳恩達就在最近的YC演講中提到,以前他們團隊裏產品經理和工程師的配比大概是1:6,1:7。但是最近他們團隊有人提議把這個配比改成1:0.5 .
這是因爲,我們現在借助AI已經擁有了快速工程化和產品化的能力,而發現需求,驗證需求反倒是一種稀缺品。
這也意味着,無論是工作和創業,AI已經賦予了我們魔法般的能力去快速做出原型並且規模化。拉開大家差距的變成了一種品味和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