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模式

中级7/23/2025, 9:49:32 AM
本文深入剖析韩国在政局变动、经济压力以及技术普及度等多重背景下,推动稳定币政策改革的深层逻辑,阐释其通过发展本币稳定币对抗美元主导地位,构建本土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策略路径。

2024 年 12 月,前总统尹锡悦在那个令人震惊的夜晚宣布戒严,调遣军队进驻国会,并试图挑起与朝鲜的冲突。他或许未曾预料,这场政治自毁会直接引发全球最激进的加密政策浪潮之一。

事实的确如此。

这次仅持续两小时就以弹劾告终的政变,留下的权力真空被素以破局者著称的前地方长官李在明填补。他领导的统一政府获得了明确授权,在就任数日内推出了《数字资产基本法》,着手彻底废除八年来对企业加密业务的严苛限制。

在深入分析之前,必须了解韩国的特性:这是一个技术高度发达、全民具备加密知识的经济体,却长期遭遇传统经济难题,而现有货币政策难以有效化解矛盾。加密资产不仅是现实压力的应急之选,也是韩国未来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柱。

跨链不是功能,而是行业大势所趋

如今大部分链间操作体验堪忧——桥接风险频发、黑客攻击不断,临时解决方案难以为继。

t3rn 以独创设计,实现了链间“原子性、可逆、去信任”的执行逻辑,彻底重塑了跨链体验。

具体而言:

  • 你可在以太坊调用智能合约,但让交易结算在波卡链上完成。
  • 你能开发原生多链兼容的应用程序。
  • 任何环节失败,整个交易可自动回滚,彻底杜绝链间操作风险。

无需手动桥接代币或拼接复杂流程,链上可原生实现灵活互操作,操作更为简单高效。

这才是跨链应有的形态。

👉 点击详细了解

目前,已有1600 万韩国人持有加密货币账户,数量已超全国 1410 万股票投资者,数字资产零售参与度历史首次超过传统证券。

约三分之一韩国人参与加密交易,在 60 岁以下人群中,这一比例更超过半数。20% 的政府官员已披露共计约 980 万美元的加密资产。根据韩亚金融研究所数据,20–50 岁韩国人中有 27% 持有加密货币,数字资产占其金融资产的 14%。

多年来,经济压力、科技普及与政治结构变革共同推动了这一局面。韩国政府最终顺应趋势,转而积极拥抱加密创新。


@yna

经济底层逻辑

韩国拥抱加密,源于传统政策工具未能纾解的现实经济困境。韩国预计 2025 年 GDP 增速仅有0.8%,此等低增长数据仅在经济危机时出现。2025 年 3 月青年失业率升至7.5%,创下自 2021 年以来同期新高。

疫情后,韩国国家债务占 GDP 比例升至 47–48%,目前已趋于稳定。2024 年底,家庭债务占 GDP 比率高达 90–94%,位列全球顶级,远超亚洲与发达市场均值。与其他经济体政府债高于居民债不同,美国家庭债务为 69.2%,政府债务高达 128%;日本政府债务 248%,家庭债务仅 65.1%。韩国居民债务倒挂,形成以家庭压力为核心的独特困局,促使政策更重视个体财务风险而非主权财政风险。

当利率走高、经济增速乏力,居民债负将持续压抑消费,仅靠货币政策难以逆转。

对无数韩国青年而言,正如研究员 Eli Ilha Yune 指出,加密投资更多是现实“求生”。这不是理念信仰,而是经济环境导致财富机会枯竭后的理性选择。传统股市收益低迷,房市高不可攀,国家养老体系又压力重重。

因此,韩国加密采纳路径明显有别于欧美。西方投资者更看重多元配置或技术红利,韩国人则将其视为必要的金融基础设施。韩国政府的加密政策,实际上是对全民底层采纳的顺势而为。

因此,李在明政府明确将加密战略聚焦于防止本国财富借道美元稳定币外流。韩国用户目前持有稳定币主要是 USDT、USDC,本质上就是把资金转至美国主导的金融体系。

2025 年一季度,韩国本土交易所已向海外转移了约 56.8 万亿韩元(约 406 亿美元)数字资产,其中稳定币达 26.87 万亿韩元(约 191 亿美元),占比 47.3%。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资本外流并非由于韩元汇率疲软。2025 年韩元对美元已升值约 6.5%,7 月时汇率在 1 美元兑 1393–1396 韩元上下。可见,韩国投资者更偏向美元稳定币,原因不在本币贬值,而是本土稳定币产品稀缺,以及美元加密基础设施的世界主导地位。

《数字资产基本法》为本地企业发行韩元稳定币建立制度基础。5 亿韩元(约 37 万美元)即可获得准入门槛,旨在鼓励竞争同时保障底线标准。

那么韩元稳定币能否真的遏制资本外流?实际上如投资者想配置美元资产,依然可以兑换 USDC。该策略核心是提供等同便利(链上编程性、DeFi 生态、全天候交易),但无需换汇,降低对外币稳定币需求。更重要的是让金融基础设施留存在本土,所有费用、托管、服务都转向本地机构,而非 Circle、Tether。

其本质是通过优化体验引导资金留在国内,而非直接实施资本管制。

目前,KB 国民银行、新韩银行、友利银行、农协银行、韩国产业银行、水协银行、K 银行、IM 银行已组成联盟,计划在 2025 年底或 2026 年初推出韩元稳定币。目标远不止抗衡 USDT、USDC,更志在打造能承载韩国经济的自主数字金融基础。

此稳定币战略直面全球金融数字化中“美元主导”的结构性风险。目前全球 99% 稳定币挂钩美元,美国金融机构与监管层对加密基础设施具有绝对影响力。

韩国银行已公开表达对私人稳定币的担忧,认为其“可能严重削弱货币政策效果,并带来系统性风险”。因此,韩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在 6 月叫停,部分缘于官员认为,在私人稳定币已可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国家央行不必再开发同类产品。

机构体系的变革

自 2017 年起,韩国以投机、洗钱为由全面禁止企业、机构、金融公司开设加密货币交易账户,仅允许实名个人账户交易,并要求银行承担严格的合规职责。当前,韩国正在分阶段逐步放开机构准入限制。

首阶段(2025 年中期):公益组织及部分公立机构现已获准,将经捐赠或查封所获加密资产,在严格合规(包括实名韩元账户、内部合规委员会等)审查后变现。

2025 年底,政府将通过试点对约 3500 家上市公司及专业机构投资者开放加密账户,这些账户必须实名,严格遵守AML 与 KYC 等反洗钱合规要求。监管机构宣布,上市公司终于可直接进入加密市场,这将极大促进企业级加密采纳扩展。

国内主要交易所已推出或完善“机构级”产品、托管和服务,为大型企业、专业投资者提供定制支持。

但目前,银行、资管机构、券商等传统金融体系仍被排除在直接交易之外。这一制度设计确保了韩国机构加密市场初期由实体企业主导,为传统金融后续进场预留更长缓冲期。

政策正当性与市场共识

李在明的加密政策已获得跨党派广泛支持。最近大选中,两大党派均承诺推动加密 ETF 合法化,罕见实现政治共识。一直反对加密 ETF 的金融服务委员会目前已提交路线图,计划于 2025 年底前批准现货比特币及以太坊 ETF。

这一趋势显示,加密资产已成为韩国选民关心的主流议题。持有加密资产的群体占总人口近三分之一,数字资产监管已由科技小众议题晋升为国家核心政策。

政府也正推动加密企业获得更大经济红利。中小企业及初创部宣布将废除对加密企业认定为风险企业的限制,使其可享受五年 50% 企业所得税减免及 75% 不动产取得税优惠等多项重大税收激励。

韩国投资者对政策风向反应积极。银行因申请稳定币商标而股价大涨。Kakao Bank 递交相关商标次日股价涨幅达19.3%,KB 金融集团涨幅13.38%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韩国散户在 6 月向 Circle Internet Group 投资近 4.5 亿美元,创下当月本国投资者购买海外股票最高纪录。Circle 上市后股价飙升超 500%,韩国投资者将其视为全球稳定币发展风向标。

这一现象体现出市场对韩国本土政策如何影响全球稳定币体系有极高认知度,投资者正积极布局韩国影响力释放带来的红利。

但李在明的加密战略正面临严峻外部挑战。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关最高 50% 报复性关税的威胁,极有可能冲击韩国出口主导型经济,出口占 GDP 40%,一旦受阻将触发衰退危机,再好的加密政策也难以转化为实际投资热潮。

政府正加快完善加密基础设施,以便在贸易摩擦升级前为市场释放新投资空间。

国内层面,央行对私人稳定币的反对依然强烈。韩国银行坚持稳定币应由银行体系主导,不愿科技公司进入货币核心基础设施领域。

税制尚未明朗。原计划对加密资产年度收益超 250 万韩元部分征收 20% 资本利得税,政策多次延期,但实施时间表未变。此项税负如何与放宽机构准入形成合力,将直接影响机构投资格局。

韩国加密监管模式已受到全球关注,被认为有望为同样面临经济压力和科技快速普及的国家提供样本。监管清晰、机构可及、韩元稳定币基础设施三位一体,为数字资产整合提供了全局性方案。

如能成功,韩国经验或将引领亚洲乃至全球政策发展。对于希望兼顾货币主权与数字创新的国家,韩国模式将提供高度可行的路径。

敬请期待后续行业深度案例。

请继续关注,

Thejaswini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载自 [TOKEN DISPATCH],著作权归原作者 Thejaswini M A 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Gate Learn)团队,我们会及时处理。
  2. 免责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
  3. 本译文由 Gate Learn 团队撰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分发或抄袭本译文。
即刻开始交易
注册并交易即可获得
$100
和价值
$5500
理财体验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