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发展与钱包演进:多链管理、质押便利与探索新生态

Web3世界的发展与钱包的演进

智能合约的出现激发了人们构建全球计算机的想象力,各类去中心化应用(D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交易到借贷,从游戏到NFT,区块链的安全性和智能合约的便利性使得链上开发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各DApp之间还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组合。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8月,各公链DApp数量已超过4000个,且每月仍以数十个的速度持续增长。

地址是用户与智能合约交互的基本单位。不同于现实世界,链上地址可以做到完全匿名,无需KYC,每个用户也可以创建操作多个地址。如果说通过第三方服务购买加密货币是进入加密世界的第一步,拥有链上地址才算真正打开了加密新世界的大门。截至2022年8月,以太坊累积地址数已突破2亿,每日交易笔数超过100万。

区块链和智能合约使得用户能够真正管理自己的数据和资产,这也是Web3最重要的特征,而管理工具就是钱包。正如浏览器是互联网的门户,钱包可以说是Web3世界的门户。作为加密世界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钱包涵盖所有链上资产和数据相关的操作,包括买卖、持有、转账加密货币,乃至质押等衍生操作。

从发展历程看,钱包可大致分为纸钱包/脑钱包、硬钱包、软钱包,和其他秘钥托管方案等。对大多数参与DeFi、NFT交易和游戏的用户而言,软钱包是使用最多的选择。以当前最流行的软钱包为例,用户安装后会得到一串12或24个有顺序英文单词组成的助记词,一组助记词可对应多个地址的私钥,用以恢复和迁移账户。

对加密世界的新用户来说,最重要的第一课就是妥善保管自己的助记词。去中心化的代价之一是用户需要对自己的账户和钱包负责,不存在任何中心机构能够帮你"找回密码"。一旦助记词被他人掌控,用户的钱包就相当于拱手相让。在用户熟悉了钱包的安全操作后,就可以进入Web3的广阔世界了。在市面上超过100种的软钱包中,什么样的钱包才算是一款"好"的钱包呢?我们可以从当下加密世界的趋势和热点中,寻找最符合用户需求的钱包特点。

如何将钱包打造为Web3超级应用?

多链的兴起:从一家独大到一超多强

2020年的DeFi热潮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链上参与流动性挖矿和套利等金融活动,2021年GameFi的兴起又进一步扩大了加密用户的群体。以太坊在保证去中心化和安全的前提下牺牲了速度,而计算量的激增也使得手续费高涨,小资金用户的交易成本变得难以承受。为了降低用户成本,提升速度,多个公链在这一背景下迅速崛起,改变了以太坊一家独大的格局。

从基于以太坊的L2解决方案,到交易所主导的公链,再到各种兼容EVM的新公链。尽管许多创新性的DApp都是基于以太坊最先提出,但EVM使得迁移变得非常容易。根据数据,截至2022年8月21日,七天活跃地址数排名前五的分别是BNB Chain、以太坊、Polygon、Ronin和Avalanche,其中BNB Chain以其游戏友好性拥有294万活跃地址数。

在DeFi的总锁仓量(TVL)方面,以太坊仍然是绝对的龙头,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全链TVL,但我们也观察到这一占比在逐步下降。一超多强的局面已经形成,用户希望能够方便管理自己的多链资产,并实现跨链等操作。

如何将钱包打造为Web3超级应用?

质押成为主流:从POW到POS

比特币的POW共识机制自诞生以来就一直遭受资源浪费的质疑,为解决这一问题,POS被创新性地提出,并迅速成为各大新公链的主流。以太坊也即将在2022年9月完成向POS,即ETH 2.0的转变。普通用户可以利用DPOS(Delegated POS)或者SaaS(Staking-as-a-Service)平台,质押少量的代币即可参与,而无需质押大量代币成为验证者。

可以说,质押正在成为普通用户进入新公链最便捷的途径。用户在参与质押保证区块链安全运行的同时也获得质押奖励,因此质押的安全和体验也是用户选择进入新的POS公链时考虑的重要问题。

如何将钱包打造为Web3超级应用?

一站式入口:追随Web3的飞速更迭

尽管DeFi的乐高积木组合已经令人琳琅满目,DeFi也只是广阔Web3世界的一个应用场景。DAO、游戏、元宇宙等等,以及更多尚未被想象创造出的场景,将组成未来Web3的图景。在互联网诞生50多年后的今天,很少有行业能够像Web3一样,不断涌现出让人激动的知识、技术和需求,让人不禁感慨Web3发展的迅猛。

在Web3时代,以往的"使用各种账号登录"将全部被钱包登录所取代。可以说,钱包是Web3世界的第一入口。对于眼花缭乱不断更迭的Web3行业,用户需要一个进入即探索的钱包,然后直达DApp,完成"一站式"使用。

如何将钱包打造为Web3超级应用?

打造Web3的一站式超级应用

综上,我们从当下市场热点中寻找到了用户对于一款好用钱包的需求,即多链的无缝体验、质押的便捷通道,以及对Web3世界的探索。一些新型钱包正在尝试满足这些需求,除了满足以上所有的需求外,还拥有精美的UI页面。另外,这些钱包也支持主流钱包的法币入金、导入钱包、连接硬件钱包、资产价格展示等必备功能。

如何将钱包打造为Web3超级应用?

多链资产管理

新一代钱包通常支持创建新钱包或导入现有钱包,也可以选择观察他人的地址。要导入一个钱包,只需选择原来的钱包并粘贴助记词。为了确保最高水平的安全,这些钱包也支持硬件钱包。用户可以很容易地连接账户,保证私钥离线安全。

进入钱包账户后,首页通常展示了用户的多链资产、ENS域名,以及直接通向质押入口和多项DApp的按钮。一些钱包支持超过25条公链,包括从EVM如Ethereum、Avalanche、BNB Chain,到非EVM如Solana、Near和Cosmos,再到L2如Polygon、Arbitrum、Optimism和StarkNet。

如何将钱包打造为Web3超级应用?

部分钱包支持以太坊、Polygon、Avalanche、Binance、Fantom、Solana和Arbitrum上的NFTs,而且几乎每周都会增加更多。用户可以在一个地方查看他们所有的NFT,并将他们的最爱设置为他们的主屏幕背景。

一些钱包与Ramp等合作,支持通过借记卡和信用卡直接购买加密货币。对于一款多链钱包而言,原生的跨链桥支持是必要的。用户可以使用原生的跨链资产转换,包括不同的EVM之间,以及非EVM(如Solana和NEAR等)之间的转换。

这些钱包还提供多种加密货币的价格盯盘功能,包括AVAX、BNB、ATOM、MATIC等原生资产,以及stETH、stMATIC等抵押凭证,甚至Yearn的金库集成。一切操作都可以方便的在首页中通过几次点击直接进入。

如何将钱包打造为Web3超级应用?

简化的质押和机枪池

一些新型钱包大大简化了质押流程,用户不需要访问其他协议或DApps,可以直接通过简单的三步流程在钱包内完成这些操作。以ETH在Lido质押为例,用户点击stETH,一个新的页面将弹出。只需点击"质押",决定你想要的ETH的数量,审查交易并确认它。整个过程快速、简单,而且不需要离开钱包到另一个DApp去执行这个动作。

这种简化的质押适用于多达15个以上的公链资产,用户还可以通过Figment、Coinbase或Everstake进行定投。一些钱包与Benqi合作,支持sAVAX;与Lido合作,支持stETH、stMATIC和stSOL;通过Sushi支持xSUSHI。

如何将钱包打造为Web3超级应用?

部分钱包原生支持Yearn在Ethereum和Fantom上的金库,用户可以轻松获得收益率最优化的机枪池策略。相比于访问Yearn的网站,找到金库,连接钱包等等。在这些钱包中,这一切操作都无需离开钱包,只需轻点几下就能直接获得收益。

如何将钱包打造为Web3超级应用?

探索Web3世界

新一代钱包的探索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完善的窗口,让用户了解支持的不同生态系统,包括最新的更新、新闻、特定于个人生态系统的原生集成,以及各行业的DApps选择。

探索页面通常分为几个部分:

  • 总览:在这里找到所有最新的更新、每周专题、一般新闻,以及顶尖DApps集合。

  • 生态系统部分:涵盖了独特的生态系统的最新新闻、该生态系统中的协议的本地集成,以及生态系统中的顶级DApps按行业划分。

通过这些功能,新一代钱包正在努力成为用户探索Web3世界的一站式超级应用。

如何将钱包打造为Web3超级应用?

如何将钱包打造为Web3超级应用?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社区潜水员vip
· 07-13 01:47
要入手Web3了
回复0
ETH三明治侠vip
· 07-11 00:37
数字钱包是根本
回复0
无情哈拉vip
· 07-10 08:52
发展太快了啊
回复0
SerumDegenvip
· 07-10 08:47
Web3值得期待
回复0
DeFiVeteranvip
· 07-10 08:41
web3无限可能
回复0
SatoshiSherpavip
· 07-10 08:40
去中心化是未来
回复0
LiquidationKingvip
· 07-10 08:32
钱包即通行证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