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BTC老矿工回顾十年挖矿史 展望Layer 2与AI融合未来
回顾挖矿历程与展望未来:BTC生态布局及AI趋势研判
4月7日,香港Web3嘉年华期间举办了一场"BTC老友记"线下主题活动。比特币老矿工与BTC Layer2新生力量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了比特币矿工的峥嵘岁月,并展望了BTC生态的未来发展。
活动期间,一位资深行业人士分享了早期比特币矿工的有趣经历,探讨了矿工出海面临的各种挑战,并就BTC Layer 2以及AI的发展前景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以下是对其分享内容的整理。
十年行业沉浮:见证加密货币发展历程
作为一名老矿工、NFT收藏家和链上铭文参与者,这位资深人士见证了加密货币行业过去十多年的起起落落。从最早期的GPU挖矿,到ASIC矿机的诞生,再到中国第一个矿池的成立,以及比特币的首次减半等重大事件,他都亲身经历。
随后的发展中,他还经历了2017年以太坊ICO带来的智能合约革新,以及上一轮牛市中的DeFi Summer和NFT热潮。最近一年,比特币生态再次迎来繁荣,各种铭文和二层网络解决方案层出不穷。
站在2024年的今天,这位行业老兵认为,比特币已完成了早期的关键拐点。今年1月比特币ETF的推出,标志着比特币作为一个成熟的金融资产正式亮相。他相信,困扰行业多年的核心问题已基本明朗,接下来将迎来整个行业的大规模增长,让区块链技术真正普及,甚至让终端用户能够无感地享受到区块链带来的便利和安全。他预计,这一愿景有望在未来一两个周期内实现。
机构化挖矿的兴起:应对熊市挑战
机构化、专业化挖矿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14年底至2015年的那轮熊市。当时比特币价格暴跌,ASIC矿机已初具规模,但利润率骤降。早期3-6个月的回本周期延长至1-2年,矿工们不得不优化电费成本,转向公司化、规模化运营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这位老矿工回忆道,他曾拥有的第一个大规模矿场位于南京市中心,条件优越,使用IDC中央空调。在那个矿场里,他们挖到了2万多个比特币和10多万个以太坊。然而,熊市来临后,由于电费成本过高,不得不将矿机搬迁到电费更具竞争力的地方。
随后,一批矿工开始沿着省级电网图寻找廉价电力资源。他们在泥石流环境下沿大渡河一路寻找水电站,进行实地考察和谈判。这一过程推动了全球加密算力的规模化和集中化趋势,当时全球70-80%的算力集中在大渡河沿岸和新疆的几个坑口电站附近。
矿工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监管环境变化,许多矿工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然而,出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远超预期。从法律架构、税收规划,到矿场运维、返修效率、在线率,再到电费不稳定和特殊事件中的强制关机等,各种挑战接踵而至。综合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使得美国市场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一些矿工转而探索南美和非洲市场,但又面临政局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新的问题。与此同时,海外新玩家,尤其是一些主权国家基金的入场,进一步加剧了竞争,压低了利润率。
这位资深矿工感慨道,出海矿工的道路异常艰辛,能够成功在海外稳定运营的矿场为数不多。
BTC Layer 2生态的发展与安全挑战
随着比特币生态的蓬勃发展,主网长期拥堵促使需求外溢,催生了一批侧链和二层网络解决方案。然而,比特币对智能合约的有限支持成为一大挑战。短期内,通过桥接将比特币资产映射到二层网络或EVM上成为一种折中方案。
为了解决桥接过程中的资产安全和去中心化问题,某钱包公司提出了一套基于多方计算(MPC)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涉及项目方、钱包公司作为协管方,以及第三方安全公司或保险公司共同持有私钥分片,以规避单点故障风险并增强资金安全性。
长期来看,随着比特币Opcode层面的更新迭代和新的跨链通信解决方案的出现,这些问题有望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
AI与区块链的融合前景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个人和企业带来了巨大变革。在个人层面,AI已能解决40-50%的日常工作压力,大幅提高效率。从企业角度来看,AI尤其是AI Agent技术的进步,有望与区块链行业深度结合。
区块链的原生信息流和资产流在链上公开透明,为AI Agent提供了理想的交互环境。未来可能出现这样的场景:代表不同个人实体的AI Bot在链上部署智能合约并进行交互和交易。随着区块链性能问题的解决和链上成本的降低,可能会有大量AI Agent直接在链上发起交易和使用智能合约,人类则主要负责制定规则和进行风控。
基于这一愿景,某钱包公司正在努力统一各个钱包产品线的底层和风控层,提供标准API以支持AI Agent的接入。该公司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推出相关产品原型,希望能推动AI技术在区块链领域的大规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