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联合推广任务上线!
本次活动总奖池:1,250 枚 ES
任务目标:推广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专场
📄 详情参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务内容】
请围绕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动进行内容创作,并晒出参与截图。
📸【参与方式】
1️⃣ 带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发帖
2️⃣ 晒出以下任一截图:
Launchpool 质押截图(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页面截图(交易 ES)
3️⃣ 发布图文内容,可参考以下方向(≥60字):
简介 ES/Eclipse 项目亮点、代币机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对 ES 项目的观点、前景判断、挖矿体验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矿 或 Alpha 积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对比
🎁【奖励说明】
评选内容质量最优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00后Web3创业者:从狂热到理性 探索区块链新赛道
00后Web3创业者:好奇、狂热与理性并存
在许多80后、90后还在担心赶不上Web3"革命快车"时,一些00后已经深度参与其中。一位00后说:"你们眼中的革命,是我生活的日常。"
然而,这个新赛道不仅有"狂热",一些年轻的先行者也开始冷静思考,甚至反思。我们采访了4位"玩"Web3的00后创业者,他们的故事或许能折射出行业的另一面。
青春期的入局之旅
福建人Meepo出生于2000年,自称已"财务自由"。他定义的标准是资产足够在一线城市买两套房加两辆车。这是他作为一名拥有十年经验的Web3"老兵"的战绩。
Meepo小学六年级时就接触了比特币。2012年,他的父母出于兴趣尝试比特币挖矿,并鼓励他研究,每挖到一个币奖励100元。那时比特币刚诞生两年,社会价值并不高。
2003年出生的Zohar也早早接触了比特币。高一时从学校社团听说比特币后,他用3000元左右资金买币"随便玩玩",但后来基本都亏完了。
Zohar现在有多重身份:某省高考状元、香港中文大学学生(已休学创业)、某艺术DAO联合发起人、Web3投资人等。他日常投资NFT的收益在数十倍左右。
Emma出生于2006年,16岁就开始了区块链创业。她在加州圣何塞上高中,去年创建的互联网项目入围了YC训练营前10%。今年她将项目升级为Web3项目,希望再次冲击YC获得投资。
对这些00后来说,进入Web3并非刻意为之。正如一位加密货币交易所的程序员所说:"年轻人喜欢的不就是未来吗?"
"这里没有权威"
Emma认为,Web3是她学习的一种方式。"我学习的方式就是通过创业项目,遇到问题就查资料或请教别人。"她的父亲从不要求她上名校,更看重孩子的独立意志和自我约束。
为了解决作家收入和作品营销问题,Emma创办了区块链数字出版平台Cypher。用户可以在上面发布文章,读者可以"付费阅读+投资"作者。Emma认为,这种自由市场模式只有在Web3上才能实现。
定慧是陕西人,2003年出生,只上到高中。他很早就接触了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认为这是Web3最让人兴奋的地方。在DAO概念出现前,他就组建过类似的网络社群,秉持"人人平等、自治"的理念。
Zohar喜欢称自己是"坏学生"。高一时他利用网课为自己制定了独立学习计划,后来一跃成为全市高考状元。大一上学期后他选择休学,投身Web3创业,发起艺术相关DAO,参与策划欧洲首个高规格加密艺术展,还成立了加密货币基金。
这些年轻人渴望颠覆权威,甚至成为新的"权威"。他们相信,在Web3浪潮中,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超额财富,实现阶层跨越。但成为那个幸运儿的几率究竟有多大呢?
"割"与"被割"的游戏
Web3创业圈中充满了财富神话,但真相往往不尽相同。一位币安员工提醒:"不要完全相信币圈人说的话,将他们说的财富先去掉一个零,再打个对折。"
Meepo通过为项目方做宣传获得"内幕信息",从2018年开始慢慢实现财富自由。他坦言自己某种程度上也靠"割韭菜"赚钱,"币圈就是靠消息不透明性赚钱。"
"我不喜欢这种方式,但个人利益高于一切。"Meepo说,"区块链有个好处,就是你不知道在割谁的韭菜,所以就不会有负罪感。"
定慧曾担任过一个宗教文化类NFT项目的运营负责人。他发现投资方可能只是想"捞一把就走",但他选择加入是为了获取经验。"以我的背景,优质项目不会给我这个机会,但有了经验后求职就会完全不同。"
Zohar观察到,一个NFT项目的优劣和能否赚钱是两码事。关键在于团队的"市值管理能力",即能否让用户相信NFT会升值。一位资深NFT买家直言,"大部分NFT项目都是割韭菜"。
Meepo正在策划一个主打IP二创概念的NFT项目,允许用户通过二次创作提高NFT价值。他相信凭借自己的社群资源,"肯定有人买"。不过,由于当前处于熊市,他暂时搁置了项目发布计划。
下一站: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其实我对这个行业蛮失望的,Web3应该倾向于技术,而不是金融属性或炒作。"Meepo说。他现在加入了某互联网大厂,但未来仍会回到Web3,"去中心化的商业文化更吸引我,那会是未来。"
定慧写了一篇文章反思当下DAO存在的问题,如核心团队集权统治、难以达成共识等。"人们常提到Web3信仰,我觉得是将人类理想投射到这片新鲜热土上。它能否变成现实?我不抱太大希望。"但他仍在探索更好的DAO实现方式。
对这些年轻人来说,Web3不是终点,更像是人生的一段旅途、新的尝试或低成本冒险。Zohar计划未来回到校园深造,"我在校外的经历和校内研究将是互补的。"
Emma继续在课余时间冲击YC训练营,定慧还在寻找DAO的机会。作为第一批00后Web3创业者,他们都在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年轻人的故事总是充满希望,但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仍在继续。Web3的未来,或许就掌握在这些勇于尝试的年轻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