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香港高院创新裁决:直接对加密钱包发布禁令 削弱匿名性
加密货币市场的发展与香港司法制度的创新
在加密货币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法律体系也在不断适应和创新。近期,香港高等法院在处理加密货币相关案件时,采取了一些突破性的举措,为解决这一领域的法律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香港高等法院的创新司法实践
去年年末,香港高等法院在一起涉及加密货币的案件中做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裁决。案件中,一家主营营销咨询的公司遭遇电信诈骗,损失了近260万USDT。公司迅速通过法律途径,要求法院对涉案的两个Tron钱包地址发布禁制令。
法院迅速响应,副法官Douglas Lam签发了资产冻结禁制令,并通过一家科技公司将禁令直接发送到涉案钱包地址。这一做法相当于在区块链上为涉案钱包标记了"赃款"的标签,任何与这些钱包进行交易的人都能看到这一禁令。
根据香港法律,违反禁制令可能导致藐视法庭罪,面临监禁或罚款。这一举措有效限制了涉案钱包中加密货币的流动性,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受害方的利益。
突破性意义
这一裁决的重要性在于它为解决加密货币纠纷中的"知钱包不知人"困境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传统上,由于区块链的匿名性,执法机关难以追踪到钱包背后的实际控制人,这给司法程序带来了巨大挑战。
香港高等法院的这一做法,直接以钱包地址为被告,绕过了对实际控制人身份的要求,为处理类似案件开创了先例。这不仅在香港,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对加密货币"匿名性"的影响
这一裁决无疑削弱了加密货币的"匿名性"优势。过去,一些投资者可能出于规避法律风险的考虑选择加密货币,但这种做法的空间正在逐渐缩小。香港高等法院的做法表明,即使交易所或稳定币发行方不配合,司法机关仍然可以直接对钱包地址采取行动。
这一发展趋势意味着,利用加密货币的匿名特性来逃避司法管控的可能性正在减小。未来,涉及加密货币的争议可能会更容易通过法律途径得到解决。
香港在加密货币法律领域的进步
回顾香港在加密货币法律领域的发展,可以看到以下几个重要里程碑:
认定加密货币为"财产":2023年初的Gatecoin案中,香港法院首次将加密货币认定为法律意义上的"财产",使其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这一裁决与其他主要普通法司法管辖区的立场保持一致。
稳定币法案出台:香港制定了针对法币挂钩稳定币的合规框架,为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提供了法律保障。
利用区块链技术保护加密资产:最新的这一举措允许直接向钱包地址发送禁制令,突破了传统司法程序中对被告身份的要求。
这些进展显示了香港司法系统在适应新兴金融技术方面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为香港建立国际加密货币中心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