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模型解析:中美AI格局颠覆性转变与开源趋势

robot
摘要生成中

开源与闭源:年轮模型解析中美AI竞争格局的转变

近期,一位业内知名人士发表了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探讨了文化与政治的"年轮模型",并以此分析了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和技术监管格局。文章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文化对新事物的态度由形成时的社会氛围塑造,而对旧事物的态度则由固有惯性决定。这些"文化年轮"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

作者指出,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更倾向于封闭和控制,而美国技术则更偏向开源。然而,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这种反直觉的现象可以用"年轮模型"来解释:每个时代都会在文化这棵树上刻下一个新的"年轮",形成对新事物的特定态度。这些态度一旦固化,就很难改变。

Vitalik博文:开源与闭源,"年轮模型"揭示中美AI竞争格局的逆转

文章还探讨了新自由主义与日益增加的监管现实之间的矛盾。尽管人们常常宣称我们生活在一个"深度新自由主义的社会",但实际上,政府的监管政策与这一理念大相径庭。监管法规不断增加,各类规定愈发严苛,而联邦税收占GDP的比例也长期保持稳定。

在分析互联网和AI发展时,作者指出美国在90年代经历了去监管化趋势,这种氛围深深影响了互联网的发展,使其保持了相对自由开放的特性。而进入21世纪后,整体氛围已转向更多监管与管控。

Vitalik博文:开源与闭源,"年轮模型"揭示中美AI竞争格局的逆转

对于AI领域,文章认为中国采取了一种"商品化竞争对手的优势互补品"的策略,这与开发者群体中日益增长的开源偏好相契合,推动中国形成了对开源AI非常友好的环境。这种环境是真实且由内而外的,但仅限于AI领域。

作者最后强调,改变已经固化的文化观念非常困难。相比之下,创造新的行为模式,并确保在形成初期就建立良好的规范与文化基础更为可行。这正是加密货币和Web3领域的魅力所在:它们提供了一个独立的技术与文化环境,可以不受既有"现状偏见"束缚,自由探索新事物。

文章结论指出,与其费力改变旧有体系,不如通过培育新的"树种"为这片森林注入新的生命力。这一观点为我们思考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Vitalik博文:开源与闭源,"年轮模型"揭示中美AI竞争格局的逆转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MetaEggplantvip
· 07-19 05:01
美国还搞监管 搞笑不?
回复0
MagicBeanvip
· 07-19 04:58
有一说一,最狠还得看双方的文化反差
回复0
NewDAOdreamervip
· 07-19 04:57
观念转变快多了
回复0
PriceOracleFairyvip
· 07-19 04:52
fr tho... 开源只是博弈论在运动中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