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SwapX与ERC4337:意图为中心架构的应用与挑战

robot
摘要生成中

探索意图为中心的架构:从UniSwapX和账户抽象看落地挑战

近期,Web3领域对"以意图为中心的协议及基础设施"的关注度大幅提升。这一概念旨在通过隐藏复杂的交易细节,极大改善用户体验,被视为推动Web3普及的新动力。本文将从UniSwapX和ERC4337两个具体应用出发,探讨意图为中心架构的应用场景及落地挑战。

1. 回顾意图为中心架构的概念

意图为中心的理念最早可追溯至2018年DEX Wyvern Protocol的设计理念。其核心在于,普通用户更关注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而非执行过程的细节。

以Token交换为例:

  • 传统交易:用户需进行多笔交易(转入gas、授权、提交交换)
  • 意图交易:用户只需签名表达意图(如用X个Token换取尽可能多的Y Token,愿支付1%手续费)

意图为中心的协议可理解为一组签名合约,允许用户将交易过程外包给第三方,同时保持对交易的完全控制。用户只需明确目标,一次签名即可完成所有操作。

这一发展路径与互联网的演进相似:从早期的垂直服务,到中期的服务聚合平台,再到后期的智能化平台。意图为中心架构有望成为扩大用户规模的关键路径。

从UniSwapX和AA出发,解读意图为中心的落地挑战

2. 意图为中心架构的典型应用

尽管概念甫一提出,相关项目已不在少数。许多项目本质上都是以用户意图为中心设计的。目前,UniSwapX在交易意图实现方面走在前列,而ERC4337则可能成为意图实现的必要基础设施。

2.1 UniSwapX的经济设计

UniSwapX通过改变AMM成交机制,试图解决MEV、滑点等问题。它采用链下撮合链上成交的订单簿模式,主要涉及用户和Fillers两类角色。

用户只需选择订单、签名并等待成交。Fillers则负责扫描各类数据,分析最优成交路径并参与竞价。

UniSwapX的经济模型实现了良性循环:

  • 用户获得更优的交易体验
  • Fillers通过手续费分成获得收益
  • 更多用户使用推动更多Fillers参与

这种双方共赢的模式有望推动意图交易的广泛落地。

从UniSwapX和AA出发,解读意图为中心的落地挑战

2.2 ERC4337与意图实现

ERC4337作为账户抽象的基础设施,对实现纯粹的意图交易模式至关重要。它通过链上的entryPoint合约验证用户签名,链下通过Bundlers网络处理用户指令。

ERC4337的paymaster系统为意图交易提供了最通用、最值得信赖的代付机制。相比元交易,它更具通用性且无需改动现有合约。

3. 意图落地面临的挑战

3.1 与AI结合的矛盾

虽然AI可能提升意图解析能力,但金融系统追求稳定一致性。AI在短期内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且需要对区块链运作原理有深刻理解。

3.2 intentPool的风险与匹配问题

IntentPool需要单独构建,面临去中心化传播问题或中心化审计风险。设计兼顾激励和去中心化的意图发现匹配机制是一大挑战。

3.3 意图隐私性风险

签名的不可撤销性带来隐私风险。一些项目如Anomo正尝试解决意愿的标准性和隐私性问题。新型隐私保护意图语言如juvix的开发也在进行中。

4. 总结

意图为中心的概念反映了Web3开始关注用户实际需求,这是值得欣喜的。未来Intent模式可能在手续费创收或用户分级上寻求突破。

DeFi可能是Intent首个大放异彩的领域。多个DeFi协议已开始与相关项目合作,扩充功能以满足用户更多意图。

实现固定需求的垂类意图并不困难,真正的挑战在于建立intent solver的市场或协作框架,实现不同solver的组合复用,同时解决经济模式问题。标准化工作仍需进一步推进,DappOs和Anomo等项目值得关注。

从UniSwapX和AA出发,解读意图为中心的落地挑战

TOKEN-4.55%
DEFI2.78%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分享
评论
0/400
RektRecoveryvip
· 07-20 17:14
另一个不可避免的漏洞即将发生……我之前看过这部电影,真是无奈
查看原文回复0
BlockTalkvip
· 07-20 16:50
啊?这就是终极形态了吗
回复0
ShibaSunglassesvip
· 07-20 16:45
哎说半天还得看defi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