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联合推广任务上线!
本次活动总奖池:1,250 枚 ES
任务目标:推广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专场
📄 详情参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务内容】
请围绕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动进行内容创作,并晒出参与截图。
📸【参与方式】
1️⃣ 带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发帖
2️⃣ 晒出以下任一截图:
Launchpool 质押截图(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页面截图(交易 ES)
3️⃣ 发布图文内容,可参考以下方向(≥60字):
简介 ES/Eclipse 项目亮点、代币机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对 ES 项目的观点、前景判断、挖矿体验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矿 或 Alpha 积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对比
🎁【奖励说明】
评选内容质量最优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香港Web3监管升级 全球合规化趋势下的东西方博弈
香港Web3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清退政策于5月31日正式实施,非合规交易所将停止业务。截止期限临近,约一半的VATP申请者已退出,引发了市场热议。有观点认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不保"、"香港Web3刚起步就结束",但事实并非如此。监管机构应如何应对Web3发展?
香港作为东方Web3的前沿阵地,与西方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Web3未来十年:全面合规化
纵观全球主要Web3金融市场,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共同趋势:
日本是Web3监管的先行者。自2014年Mt.Gox交易所事件后,日本逐步推进监管,并于2017年引入数字货币交易所牌照制度。目前日本有23家获批交易所,多为本土企业。日本的监管要求与香港类似,如资产分离和冷钱包等规定。得益于严格监管,日本交易所在FTX事件中受影响较小。
新加坡和美国则在2022年三箭资本和FTX事件后加强了监管力度。尽管美国没有正式的"合规"交易所,但上市公司Coinbase被认为相对合规,近期业绩显著增长。其他离岸交易所如某平台、某交易平台等在FTX事件后面临美国监管挑战。
可以看出,监管正在逐步深入细分领域,变得更加精细化。
日本和新加坡早期也曾被认为监管过严,但随着政策完善,这两地的Web3生态正日益活跃。美国最近也发布了FIT21监管框架,界定了数字资产的定义和分类,可能对加密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东南亚、迪拜、印度、伊朗等地也计划在近几年推出Web3监管政策。欧洲、尼日利亚等此前态度不明确的国家也加入了监管行列。
全球监管机构都不愿错过Web3机遇。无论起点如何,各司法管辖区最终都将走向精准监管。从获牌交易所数量来看,各地离岸交易所占比普遍不超过30%,监管倾向支持本土企业。
这对离岸交易所构成了挑战。回顾早期发展,离岸交易所曾在宽松环境下服务近2亿用户。但这一时代已经过去。除了某交易平台付出高额罚款寻求合规外,某交易平台已在新加坡、迪拜等地获得牌照,而某平台、某交易平台等获牌数量较少。
离岸交易所想要"上岸"进入主要金融管辖区,面临重重困难。加密市场早期的"监管套利"时代已经结束。
相比美国先经营后处罚的"延展式监管",香港采取先持牌后经营的"原生式监管",直接跳过了野蛮生长阶段。自2022年香港出台Web3监管政策以来,全面合规化进程已经开始。目前超过半数申请者仍在继续申请过程。已获牌交易所如某交易平台等,交易量已突破4400亿港币,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因此,部分交易所退出并不值得过分悲观。从历史角度看,这只是香港与其他地区一样经历的必要清理阶段。更重要的是,5月31日政策标志着香港已经解决了行业中资金集中度最高、最复杂的"交易所"问题,完成了全面监管的关键一步。
香港与美国:东西方的Web3博弈
监管之后,下一步是什么?起势期已过,博弈期才刚刚开始。
4年前就有预测认为,未来政治的重大冲突将在共产主义的人工智能和自由主义的加密技术之间展开。
如今AI和Web3势头均已起,美国和香港被视为Web3行业东西方的前沿阵地,两地监管态度的博弈将引领全球Web3发展方向。
为何需要博弈?与AI不同,在Web3领域,垄断式监管难以奏效。Web3时代构建了更多基于网络经济的商业模式,可以轻易跨越地理边界提供服务。
《主权个人》一书曾描绘这样的场景:"由于信息技术发展,你很快就能在网络空间创造财富,不受民族国家限制。这将形成事实上的元宪政要求,即政府在要求你纳税前,必须真正提供令你满意的服务。"
未来,政治领导力可能更类似企业家精神,只有足够友善才能吸引资金与人才流入。不是Web3需要监管,而是监管方需要Web3。
美国近期态度已经很明显。今年,加密货币话题首次成为美国政坛焦点。据某数据平台,约三分之一的美国选民会考虑候选人对加密货币的立场。77%的选民认为总统候选人应至少了解加密货币。44%的选民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是金融的未来"。特朗普甚至呼吁:"确保加密货币的未来在美国!"
东西方博弈格局已成型,ETF是一个明显的战场。此次美国对ETH ETF态度急转弯,除了本土因素外,可能也与香港在4月率先推出ETH ETF有关。
虽然目前香港与美国ETF规模存在较大差距,但作为全球最大离岸金融中心之一,预计未来随着生态完善,香港将吸引更多机构入场,形成新一轮机构牛市。
ETH ETF作为可质押的生息资产,其发展前景将成为下一个博弈重点。以太坊转向POS后,质押可产生类似利息的被动收入,目前市场年利率约4.5%。如果香港率先推出带Staking功能的ETH现货ETF,认购ETF将从付费行为变为盈利行为。这可能使其成为"数字美债",吸引力甚至超过比特币ETF。
Web3行业发展与当地文化底蕴也密切相关。虽然相比外向、多元的西方,东方人较为内敛谨慎,但并不意味着已经落后。
香港已发布多份监管文件,包括《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指引》、《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等。这些政策比美国此前沿用的《商品期货条例管理条例》更为清晰成熟,也避免了在加密货币是"证券"还是"商品"的问题上纠缠。
随着牛市临近顶峰,行业造富效应将显现,新一批富豪即将诞生。香港凭借"东方神秘力量"优势,有望吸引更多大陆、华侨Web3人才及其资金。
未来周期将是Web3与传统金融多维度融合,盘活香港金融市场的时期。香港证监会已表示可能向散户开放STO和RWA投资,进一步拓宽虚拟资产市场。此外,香港的港元稳定币和场外虚拟资产商店(OTC)监管框架也在推进中。全链路打通后,Web3将为香港市场注入新活力。
在可预见的未来,留在牌桌上的持牌交易所将成为香港Web3生态的重要基石。除了交易业务外,它们还将在打通各金融行业中扮演关键角色。例如,在ETF发行中,某交易平台还担任了托管方角色,为发行方提供底层基础设施支持。未来在RWA、STO和OTC业务中,这些交易所都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正因如此,部分离岸交易所被迫退出香港市场。这也印证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道理。
发展总有起落,我们应该在香港经历清退时刻时,更加纵观全局,理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