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联合推广任务上线!
本次活动总奖池:1,250 枚 ES
任务目标:推广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专场
📄 详情参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务内容】
请围绕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动进行内容创作,并晒出参与截图。
📸【参与方式】
1️⃣ 带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发帖
2️⃣ 晒出以下任一截图:
Launchpool 质押截图(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页面截图(交易 ES)
3️⃣ 发布图文内容,可参考以下方向(≥60字):
简介 ES/Eclipse 项目亮点、代币机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对 ES 项目的观点、前景判断、挖矿体验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矿 或 Alpha 积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对比
🎁【奖励说明】
评选内容质量最优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香港共识大会揭示加密风投困境 Meme融资模式挑战传统格局
香港共识大会观察:加密投资格局的重塑与挑战
参加香港共识大会后,最深刻的感受是风险投资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与项目方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许多风投机构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困境。有的无法筹集新一轮资金,有的团队人员流失严重,有的转向战略投资而放弃独立投资,甚至有的考虑通过发行meme币来募资。
行业变革之下,许多风投从业者选择转型。有人加入项目方,有人转型成为意见领袖,似乎这些都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在这场变局中,每个人都在探索新的生存之道。这不禁让人思考,风险投资行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又该如何破局?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作为一种投资资产类别,风险投资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以某知名风投机构为例,其最佳表现的2012年基金投资了多个明星项目,实现了3.7倍的已分配回报率。然而,自2014年以来,甚至连收回成本都成为了一项挑战。
中国风投行业也经历了类似的轨迹。依托人口红利,移动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高速增长催生了多家千亿级企业。2015年是最后的高光时刻,此后由于监管趋严、流动性收紧、行业红利衰退、产业周期变化面临增长瓶颈、IPO退出通道受限等因素,风投机构的回报率大幅下降,大量从业人员离场。
加密货币领域的风投同样面临挑战。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市场结构的演进以及资本回报的下降,风投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困境。
流动性匮乏与市场博弈加剧
在过去,加密货币投资的价值链清晰可见:项目方提出创新理念,风投提供战略支持与资源,意见领袖在关键时刻放大市场声音,最后在中心化交易所完成价值发现。各方在不同阶段提供不同价值,承担不同风险,获得相应的收益,形成了一条相对公平的价值链。
然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核心矛盾在于流动性极度匮乏,市场博弈加剧,传统风投模式难以为继。
资本流动的变局
本轮牛市的主要驱动力是美国比特币现货ETF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强势入场。然而,资金的传导路径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直接导致传统风投模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备受质疑。散户投资者认为风投享有不公平的优势,能够以更低成本获取筹码,并掌握市场关键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信任感崩溃,流动性进一步枯竭。在竞争环境下,散户要求"绝对公平"。相比之下,二级市场基金的策略就不会与市场情绪产生强烈的对立,因为散户本也可以在相同条件下进入市场。
当前对风投的强烈质疑,实际上是在流动性紧缺的背景下,"绝对公平"对"相对公平"的一次反击。
Meme融资模式的兴起
如果说之前我们将Meme视为一种文化现象,那么现在,我们更需要将其视作一种全新的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的核心价值在于:
这一逻辑本身并无问题。回顾历史,许多公链在没有成熟生态或主网的情况下便进行代币发行,为何Meme项目不能用同样方式,先吸引足够注意力,再推进产品开发?
本质上,"先资产后产品"的这种路径演变是民粹资本主义浪潮对整个金融生态的席卷。注意力经济盛行、迎合大众对快速致富的渴望、打破传统金融机构的垄断、降低资金门槛、信息公开透明,这些都是新时代不可阻挡的趋势。从散户挑战华尔街,到ICO、NFT再到Meme的募资方式演变,这都是时代浪潮下的金融版演绎。
风投在新模式中的角色
没有任何一种融资模式是完美无缺的。Meme这种融资模式最大的问题是信噪比极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挑战:
Meme模式本质上是一个比传统风投模式更不确定的链上世界。由于缺乏产品和技术支撑,"绝对公平"往往只是一个幌子。观察某些项目就会发现,市场背后的操盘手们每一次精心策划的公开利好,最终都让普通投资者沦为被精准收割的对象。他们总能预判市场的预判,在高度博弈化的环境中,真正的长期建设者反而变得难以辨别。
我不认为风投会消失,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了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与信任不对称。例如,某些顶级合作资源绝不可能是一个普通开发者可以轻易获取的。
但面对这样一个民粹资本主义浪潮,风投还幻想像过去一样简单地利用信息不对称躺着挣钱是不现实的。适应变化从来都不容易,尤其是当市场范式被彻底重构,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被快速淘汰。Meme融资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更深层次的流动性变革和信任机制重塑的结果。
当Meme的高度流动性与短线博弈思维,碰上风投的长期支持与价值赋能,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当前风投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方面,灵活的投资机构很庆幸自己有足够的自由度来应对市场的转变,但认清结构性变化并转变自己的投资策略也绝非易事。
但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有一点始终不变——真正决定长期价值的,是那些具备远见、拥有超强执行力、并愿意持续构建的优秀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