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铭文2.0:社交铭文引领内容上链新趋势

铭文内容上链:BTC的文艺复兴

文化是加密货币价值共识的根基,传播价值共识离不开加密货币的自有文化。价值共识就是Meme,加密货币无法摆脱Meme现象,BTC是最早也是最大的Meme。BTC将其核心文化通过一则新闻转载直接植入创世区块,最终实现了自举。

回归链上文化、去中心文化的传统,是回到BTC自发自举的可行方法。Ordi、Sats等铭文的出现,将铭文代码信息直接植入BTC社区,是BTC文艺复兴的自发起点。加密文化与技术的结合,通过内容上链的方式自觉实现加密资产与文化的绑定,将成为铭文2.0发展的一个方向。

铭文内容上链:BTC的文艺复兴

序章

2009年1月3日,比特币创世区块诞生。中本聪在创世区块的脚本区域记录了泰晤士报的一则新闻:"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这开启了加密世界的大航海时代。

13年过去,中本聪已成神话。BTC的脚本区域再次迎来高光时刻。铭文技术的出现,挖掘了BTC存储空间的价值。这引发了对BTC原始认知的反思:BTC不仅能作为自身的账本,还能作为其他资产的账本!

价值共识=Meme!

共识分为技术路线的共识和价值取向的共识

BTC从无到有实现了价值自举。在这个过程中,社群不仅要达成技术共识,还要达成价值共识。仅有技术共识不代表有强大的价值共识。

达成价值取向共识的过程,就是形成Meme的过程

BTC从无价格到有价格,经历了一年半的时间。在这期间,BTC社区不断反思BTC是否值钱、值多少钱。这就是价值共识,永远是主观的。奠定BTC价值共识的根基是对货币中心化的FUD。创世区块的新闻就是FUD的种子和导火索。

币价起伏摆脱不了Meme现象

大部分代币本质上就是Meme币。BTC可以说是最大的Meme。币价的事就是Meme的事。代币所代表的传统金融价值和Meme不是互斥的。Meme可以提升或削减效用代币的价值。

共识的达成需要文化传播

代币的技术共识与价值共识通过不同路径形成。共识在人际间传播,需要有温度的内容作为载体。这些内容就是社交内容。BTC创世区块记录的新闻体现了中本聪想推广的价值取向,是有温度的。

铭文内容上链:BTC的文艺复兴

内容上链:捕获链上原生注意力

广泛达成价值取向共识,需要捕获注意力

在现代社会,注意力是稀缺资源。从主流媒体到KOL,项目运营都重视注意力的重要性。链上也有信息渠道,如BTC的铭文直接将Meme信息注入BTC社区核心。

Web3媒体产业:内容上链是以本益比为核心的内容过滤器

Web3媒体对Web2的挑战需另辟蹊径。BTC铭文是一种另类的内容上链方式。铭文方式的内容上链,是以本益比为核心的内容过滤器,也是注意力的聚焦器。

注意力聚焦:链上内容如何参与争夺注意力

链上内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争夺注意力:

  1. 收益导向的注意力收集
  2. Web3封闭流量的注意力收集
  3. 资产与内容的全面耦合

铭文内容上链:BTC的文艺复兴

社交铭文:BTC的文艺复兴

一种将勇气和决心刻在脸上的战斗方式

社交铭文关注社区文化的建立,耦合资产与社区文化,是价值共识建立方式的复苏。

社交铭文:加密文化与加密技术的会师

社交铭文通过增加json中的属性条,给予铭文更多展示独有文化的链上空间。它继承了铭文对BTC脚本空间的态度,是加密文化和技术时隔16年的胜利会师。

铭文内容上链:BTC的文艺复兴

社交铭文的可能性与局限

社交铭文探索人性与科技的结合。如果能创造与meme相匹配的文化,可能会颠覆当前Meme代币的价值创造模式。它还在考虑链上社交图谱的可能性。

但社交铭文也受制于BTC技术的约束。BTC链上空间资源稀缺,内容上链的极限会制约形成的文化。

结语

社交铭文延续BTC的成功案例,探索更综合的Meme构建之路。在牛市背景下,这种创新发币机制有获得市场超额奖励的机会。

铭文内容上链:BTC的文艺复兴

BTC0.62%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Satoshi传奇vip
· 15小时前
block #0 的真谛啊。。。
回复0
faded_wojak.ethvip
· 15小时前
链上meme玩明白了
回复0
MEVWhisperervip
· 15小时前
下个风口看这里
回复0
区块链流浪诗人vip
· 15小时前
上链才是铭文的真谛
回复0
MEV Whisperervip
· 15小时前
谁说几把链上没文化啊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