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香港发布A-S-P-I-Re虚拟资产路线图 全方位布局未来市场
香港SFC发布虚拟资产路线图,虚拟资产市场或迎新变局
2025年2月19日下午,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正式发布了《虚拟资产路线图》,旨在应对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市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这份被称为"A-S-P-I-Re"的路线图从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发展所需的五大支柱出发,即连接、保障、产品、基建和联系,提出了12项主要措施,向投资者及机构传递了香港未来几年的全面发展及监管方向。
作为持续关注全球Web3及加密货币领域一线动态的专业律师团队,我们对香港的虚拟资产交易市场一直保持密切关注。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份路线图,从专业角度为大家梳理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市场的现状、困境及未来的发展信号。
一、"A-S-P-I-Re"路线图的制定背景
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早在2018年就开始逐步探索虚拟资产的监管框架。2023年,监管机构率先将虚拟资产交易纳入监管范围,要求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获得许可,并引入了与传统金融一致的投资者保护措施。2024年4月,亚洲首批虚拟资产现货交易所交易基金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可以说,香港一直走在虚拟资产交易创新与监管的国际前列。
然而,香港的虚拟资产市场发展至今,仍存在一些待解决的困境和限制:
市场活跃度:2024年虚拟资产市值与交易量激增,全球市场市值超3万亿美元,年交易额高达70万亿美元。而香港虽具有透明化监管政策和金融科技创新支持,其虚拟资产市场规模却一直比较受限。截至2024年12月6日,香港加密现货ETF的总交易量超过580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究其原因在于缺乏足够的产业巨头和资金流入,面临"小市场不活跃、大市场未打开"的困境。
市场准入限制:作为华人投资者参与度最高的亚太金融中心,大陆投资者的身份准入受限,导致这一最大潜在规模的群体无法合规参与。而其他地区用户一般选择在所属辖区或全球主流交易所进行交易,因此香港市场在交易端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产生了割裂。
产品品类: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市场的品类有限,主要集中在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币种,其他币种的交易额较小。持牌交易机构在衍生品创新领域开发比较有限,传统金融产品对衍生品的开发也较为有限。代币化基金正在新的探索过程中。
与此同时,美国已在虚拟资产市场及交易量上抢占先机。自今年新政府上台后,更是迅速签发落地一系列利好虚拟货币政策,并得到监管机构的全方位配合。
因此,对香港而言,如想进一步打开局面,2025年至2027年的发展方向和策略至关重要。香港需要尽快找到新的突破口,来巧妙应对全球虚拟资产的竞争。
二、"A-S-P-I-Re"路线图概览:五大支柱撑起虚拟资产新生态
监管机构推出的这份"A-S-P-I-Re"路线图,提出了"五大支柱"及"12项举措",以针对性地规划解决香港虚拟资产市场目前面临的问题。
1. Pillar A(Access)- 简化市场准入、提供明确监管框架
目标:构建清晰、透明的许可框架,吸引全球优质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进驻香港。
举措:
2. Pillar S(Safeguards)- 强化合规防控
目标:提供明确的监管指引,使虚拟资产市场与传统金融框架对齐。
举措:
3. Pillar P(Products)- 拓宽产品类别、投资工具及服务创新
目标:根据不同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提供多层次、差异化的投资工具。
举措:
4. Pillar I(Infrastructure)- 升级监管基础设施
目标:提升市场监管能力、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与监控工具、提升跨机构协作与市场监控能力。
举措:
5. Pillar Re(Relationships)- 促进投资者的沟通与教育
目标: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与教育培训,提升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对虚拟资产的认知与风险防控能力。
举措:
三、专业观点
2024年的全球虚拟资产市场经历了极为关键的格局重塑。科技股大幅上涨、支付渠道持续拓宽、全球流动性态势变化,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引发的加密监管放松等一系列因素相互交织、碰撞,既催生出诸多新的市场化学反应,也使得新局势下潜藏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从参与主体来看,市场呈现出机构投资者与散户共存的局面。然而,部分持仓占比过高的"鲸鱼"却带来了市场操控风险。一些持仓巨头掌控了绝大部分的供应量。同时,还有许多"远古钱包"存在,其持仓成本极低,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平衡状态,对市场整体活跃度产生了限制。
在交易模式方面,分化现象十分严重。中心化交易平台占据了全球交易量的半壁江山,但市场格局已然成型,主流交易所处于主导地位,新入局者难以分得一杯羹。而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尽管能满足特定需求,却因缺乏标准化的保护措施,致使用户面临智能合约漏洞和诈骗等风险。
展望2025年,虚拟资产市场即将开启全新的篇章。香港作为亚太虚拟资产交易市场的金融中心,曾遭受产业精英外流的冲击,进而导致人才、资金以及产业的短缺。尽管如此,其产业规模目前仍相对有限,市场尚未充分打开,因此急需在全球竞争的大环境中寻求新的突破与转变。
此次香港监管机构发布的"A-S-P-I-Re"路线图,在兼顾监管与促进方面,有许多值得称道的新内容。
首先,监管力度得到全面加强。加密货币在为经济带来促进和融资便利的同时,因其自身特性,也为犯罪分子洗黑钱提供了可乘之机,特别是OTC交易市场的高匿名性以及跨链转移的快速流动性,使得传统反洗钱手段难以追踪。所以香港之前就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实施了牌照管理制度,并且在今年年初推出了OTC交易的监管建议。
在这次的路线图中,还提及考虑制定托管人发牌制度。至此,香港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监管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包括投资者准入要求、虚拟资产衍生品的监管框架,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与监控工具,考虑采用直通式数字资产信息报告方案来侦测非法活动,以及推动与全球监管机构的跨境合作,实现全球虚拟资产数据流通。
除了上述监管要求外,"A-S-P-I-Re"路线图中更多地提出了促进市场的举措,从交易机制、市场理念到投资者教育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战略考量。
比如考虑允许虚拟资产质押,一旦实施,将会形成资本增值、资产流动性增强以及现金流收益增加的三重利好局面。投资者可以像对待传统资产一样,通过金融机构将质押的虚拟资产作为担保,从而获取流动资金。与此同时,这种模式还能使投资者享受到ETH质押所带来的资本增值,并且凭借质押获取的资金流动性,享受现金流的收益。
除此之外,监管机构还强调要关注投资者教育,这是此前许多监管方忽视但却极为重要的一环。众所周知,币圈是一个发展与变化节奏极为迅猛的行业,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从一个无人问津、无人看好的小众资产,发展成为如今全球资本巨头竞相追逐,甚至被纳入国家战略储备进行投资布局的大类资产,迅速走完了其他资产几十年上百年才走完的路。
在香港这个聚集了近千万人口的地区,虽然了解虚拟资产和加密货币概念的人不少,但真正懂并且积极参与的人却相对较少,即便已经投身其中的部分散户,也缺乏相应的知识体系和风险识别能力。因此,只有投资者教育跟上了,香港的虚拟资产发展蓝图才有可能真正蓬勃发展起来。
所以,倘若这张"A-S-P-I-Re"路线图中的所有举措和目标都能顺利执行落地,那么香港必然会在未来几年内打造出一个市场活跃度更高、投资策略更新兴多样、监管更透明安全的虚拟资产投资环境。从其在全球的生态位来看,香港也有望在全球虚拟资产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引领全球虚拟资产市场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