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以太坊演进:从世界计算机到全球账本
以太坊:从全球计算平台到链上央行的演进
近期,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对一则推文作出回应,表示"以太坊一层是世界账本"。这一罕见表态引发了对以太坊宏观定位的广泛讨论。
在区块链生态中,每个公链都有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发展方向。以太坊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打造"世界计算机"为终极目标——一个能运行各类智能合约、支持多样化Web3应用的开放平台。Vitalik曾多次强调,以太坊不仅仅是支付网络,更是一个通用的去中心化计算层。
然而,从"世界计算机"到"世界账本",这一定位的转变背后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呢?
以太坊的初心:打造世界计算机
回顾以太坊的发展轨迹,我们会发现其主线虽未发生剧烈转变,但一直在动态演进中:
自2016年以来,以太坊作为智能合约平台的领军者,推动了众多链上应用的诞生,从ERC20到DeFi,再到NFT与区块链游戏,每一轮热点都彰显了"链上计算力"的魅力。
智能合约始终是以太坊的核心,这也是Vitalik多次强调以太坊是去中心化应用平台,而非单纯的资产转账系统的原因。然而,现实中的矛盾也逐渐显现。
最受诟病的莫过于曾经的高Gas费和低TPS等性能瓶颈,这些问题限制了复杂计算逻辑的大规模落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2020年开始,Rollup技术逐步成熟,经过多年发展,以太坊逐步确立了"L1+L2"的分层架构。
在这种新架构下,尤其是近两年来,越来越多迹象表明,以太坊正在向一个可信、稳定、具有主权级别的"世界账本"方向演进。
L1+L2分工下的定位重构
如今,以太坊生态内部已形成明确的分工模式:主网负责提供安全和最终结算的基础设施保障,而L2(如某DEX等)则承载大部分高频交易和用户操作。
这种架构既提高了扩展性,也进一步强化了ETH的价值捕获逻辑,自然而然地将以太坊主网推向"全球去中心化账本"的定位。L2生态越繁荣,以太坊主网作为统一大账本的价值就越高。
EIP-1559的引入是以太坊叙事转折的关键节点。它不仅引入了Base Fee和燃烧机制,更深层地重塑了以太坊的价值捕获方式。以太坊不再依赖主网上的大量交易带来的Gas收入,而是转向依靠L2实现持续"纳税"。
这一机制设计类似历史上的"包税人制度":
可以说,以太坊并未放弃"世界计算机"的愿景,只是L1+L2的分工架构正引导它先成为"世界账本"。
"世界账本"的现实主义落地
观察ETH的价值爆发周期,我们会发现每一轮都源于主网作为账本角色被充分利用。
2017年ERC20浪潮是代币发行的清结算层,2020年DeFi热潮则是智能合约组合下的资金结算平台。而近期若因美股代币化、实物资产上链等金融创新再次爆发,以太坊仍将是那个可信账本。
对传统金融而言,计算能力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是否迁移上链的,始终是账本的"信任、最终性与安全性"——这是合规资产最核心的落脚点。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众多平台选择基于L2推出美股代币交易服务。这不仅是对Rollup架构性能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这些交易最终都将回归以太坊主网完成结算。
这轮"美股上链"浪潮,实际强化了以太坊作为全球金融清结算基础设施的定位,进一步验证了其"世界账本"角色的可行性与现实需求。
这才是以太坊从"世界计算机"迈向"世界账本"的现实主义演进路径——它不再仅仅承诺未来的链上应用图景,而是被越来越多现实世界的主流资产选择作为结算终点。
从这个角度看,这类趋势不仅是对以太坊L1的价值确认,也会深刻重构L2的价值捕获逻辑,推动整个以太坊生态在技术与金融基础设施之间真正接轨。
归根结底,那些真正能推动以太坊走向大规模应用的叙事,不仅在于它能做什么,更在于现实世界愿意用它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