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layer融资1100万美元 打造比特币L2创新解决方案

robot
摘要生成中

比特币 L2 项目 Bitlayer 完成融资,打造安全与扩展性兼备的解决方案

近期,比特币第二层网络项目 Bitlayer Labs 成功完成了 11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由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联合领投。值得注意的是,Bitlayer 成为首个获得 ETF 许可机构投资的比特币基础设施项目。

Bitlayer 是一个致力于提高比特币可扩展性的 L2 项目,旨在充分释放比特币生态的潜力。该项目具有两大特色:一是首个基于 BitVM 的 L2 解决方案,二是首个完全继承比特币安全性并支持图灵完备的 L2 平台。

首个获华尔街资管巨头融资的BTC L2 ,Bitlayer有何本事?

比特币 L2 的现状与挑战

目前,大多数比特币 L2 项目本质上是跨链桥,其中许多采用多重签名方案。然而,这种方案存在严重的信任问题,已导致多起资金被盗事件。作为对 L1 的补充,L2 不应仅限于生态扩展,还应继承 L1 的安全性。Bitlayer 作为首个基于 BitVM 的 L2,在实现信任最小化的同时,也很好地平衡了安全性和扩展性。

首个获华尔街资管巨头融资的BTC L2 ,Bitlayer有何本事?

Bitlayer 的技术架构

Bitlayer 的业务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交易处理、交易验证和最终验证。

交易处理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涉及排序器和 LVM(分层虚拟机)两个组件。排序器负责收集和排序交易,而 LVM 则负责执行智能合约并生成最新状态和零知识证明。

LVM 的创新之处在于实现了前端智能合约执行与后端零知识证明器的解耦。这种设计使得 Bitlayer 能够支持各种合约类型和零知识证明验证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和安全性。

首个获华尔街资管巨头融资的BTC L2 ,Bitlayer有何本事?

交易验证阶段

在 L1 与 L2 的交互过程中,Bitlayer 采用了基于零知识证明的 OP 桥方案。虽然 ZK 桥在理论上安全性更高,但由于技术限制,目前只能实现比特币 L1 到 L2 的单向存款。考虑到安全性,Bitlayer 选择了 OP 桥作为折中方案。

Bitlayer 的跨链桥方案结合了 BitVM 桥和 OP-DLC 桥。BitVM 桥采用先垫付、后报销的模式,由 Operator 节点为提款用户垫付资金,并定期向公共存款地址申请报销。如果 Operator 作假,任何人都可以发起挑战并使其受到惩罚。

首个获华尔街资管巨头融资的BTC L2 ,Bitlayer有何本事?

这种设计通过引入 Operator 实现了资金池的去中心化,从源头提升了链桥的安全性。然而,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对于很看重资金来源的用户可能无法满足其对资金独立性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减少对 BitVM 桥的过度依赖,Bitlayer 增加了 OP-DLC 桥接方案,实现用户间的点对点交易。OP-DLC 桥的安全性依赖于欺诈证明和第三方预言机。

首个获华尔街资管巨头融资的BTC L2 ,Bitlayer有何本事?

Bitlayer 的创新与挑战

Bitlayer 的 LVM 架构实现了智能合约执行与零知识证明的解耦,这是一种前瞻性的设计,为未来适配各种虚拟机和零知识证明器奠定了基础。

在跨链桥技术选择上,Bitlayer 采用 BitVM 和 OP-DLC 双通道桥的方案,是目前比特币 L2 中最安全的跨链桥实现之一,实现了最小化信任。

尽管 Bitlayer 通过技术和工程的结合,基于 BitVM 构建了一套相对兼顾安全与扩展性的跨链桥方案,但这仍处于过渡阶段。随着 BitVM 的不断优化和实用化,Bitlayer 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在 BitVM 的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朝着成为理想中的比特币 L2 解决方案迈进。

首个获华尔街资管巨头融资的BTC L2 ,Bitlayer有何本事?

BTC0.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咖啡厅矿工vip
· 9小时前
又一个割韭菜的L2
回复0
元宇宙的包租婆vip
· 07-25 04:24
又一个割韭菜的来了
回复0
长线梦想家vip
· 07-25 04:23
亏过三年,该躺平了…
回复0
WalletInspectorvip
· 07-25 04:23
L2真香
回复0
快乐矿工叔叔vip
· 07-25 04:01
又一个融资的 L2 项目 没啥意思啊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