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加密货币行业6大法律风险 案例解析与防范指南

加密货币行业的法律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行业一直存在较高的法律风险,既需防范链上安全威胁,更要警惕现实世界的法律制裁。特别是对年轻群体而言,很多行为背后的刑事风险边界认知模糊。本文将梳理近年国内涉币典型司法案例,剖析关键法律风险点,以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非法经营罪

某案例中,犯罪嫌疑人通过"人民币-USDT-美元"方式非法交易外汇,涉案金额超2.34亿元。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6个月,并处罚金114万元。

另一案件中,三名"95后"以虚拟货币交易为媒介从事买卖外汇,短短数月完成交易650余次,兑换外汇近3000万元。三人被判处1年6个月到5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洗钱罪

一名待业男子通过购买U币并在APP上转移出售从中赚取差价,银行账户总流水2.5万余元,个人非法获利5000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

诈骗罪

一名00后大学生在某公链上发行"土狗币",因秒撤流动性导致他人损失5万USDT,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某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以"区块链""虚拟货币"为噱头,设置5个资金池,形成5个返利层级。涉案传销资金累计达2.1亿余元。10名被告人被判处2-6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10-50万元不等罚金。

另一案件中,三名主犯发行自创虚拟币并组建传销组织,发展会员上万人,最高层级达17层,涉案金额5700余万元。三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35万元。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某案件中,7名犯罪嫌疑人通过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进行"跑分",涉案金额超900万。最终被判处最高4年有期徒刑,最高并处1万元罚金。

另一案件中,夫妻二人为上游犯罪洗钱1500余万元,分别被判处3年10个月和3年有期徒刑(后者缓刑),并处罚金。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罪

某团伙搭建虚假跑分网站植入木马病毒,远程操控电脑盗取虚拟货币3000枚USDT。5名被告人被判处6个月到2年不等有期徒刑,以及3000-12000元不等罚金。

另一案件中,三名员工通过分析漏洞非法获取虚拟币,违法所得250余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多地法院已认定加密货币为个人资产。因此,非法获取他人加密货币可能同时构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罪、盗窃罪或抢劫罪。

APP1.5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gas费省钱大师vip
· 08-11 08:26
哎呦 这USDT还不简单点
回复0
元宇宙邻居vip
· 08-11 08:25
建议分词的时候过一下脑子吧
回复0
币圈相声社vip
· 08-11 08:24
哥门看好了,韭菜镰刀可不分年龄
回复0
ThatsNotARugPullvip
· 08-11 08:18
法律小白记住啦
回复0
quietly_stakingvip
· 08-11 08:18
啥都管 还能活吗
回复0
闪电梭哈侠vip
· 08-11 08:17
交易归交易 风险要知道!
回复0
空投猎人小王vip
· 08-11 08:01
拍完板子才知道有多疼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